搜索
黄閤调元鬓未霜,祇应书考似汾阳。恳辞阊阖沙堤路,暂乐蓬莱燕寝香。
茂烈未饶周叔虎,英词宁谢汉班扬。会看绣衮重催起,快卷三江入寿觞。
猜你喜欢
凤将南吕入筒声,节近中秋协气横。玉燕呈祥生硕德,金瓯覆字佐升平。
望同北斗泰山重,操与秋霜烈日争。昨夜清台占越分,中台星带老人明。
凤将南吕入筩声,节近中秋协气横。
玉燕呈祥生硕德,金瓯覆字佐升平。
望同北斗泰山重,操与秋霜烈日争。
昨夜清台占越分,中台星带老人明。
排比铺张特一途,藩篱如此亦区区。
少陵自有连城璧(bì),争奈微之识碔(wǔ)砆(fū)。
特:只是。
少陵:天宝中,杜甫客居长安近十年,住杜陵(汉宣帝陵)附近的少陵,故世称杜少陵。微之:元稹字。
这首诗是元好问针对元稹评论杜甫的言论的再评论。元稹在为杜甫所写的墓志铭中特别推重杜甫晚年所写的长篇排律诗“铺陈始终,排比声律”,认为这方面李白连它的门墙也达不到。的确,杜甫在诗歌语言艺术上是很下功夫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誓不休”。杜诗格律严谨,对仗工稳,尤其是晚年的长篇排律更为精细,“晚节渐于诗律细”。这是优点,但是另一方面也会产生过于雕琢和堆砌的副作用。如,后来宋代的江西诗派也杜甫为宗,但侧重于杜甫诗歌炼字造句方面的形式技巧,而忽略了杜甫诗歌中最有价值的东西,即丰富深刻的社会内容和、忧国忧民的进步思想和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也忽略了杜诗多样化的风格和艺术上全面的成就。因而,元好问对元稹的批评是有现实意义的。
杜甫的晚年的长篇排律固然功力深厚,但多投赠之作,也非最精粹部分。元好问认为杜甫的排比铺张只不过是一种手法,元稹过分称颂这种手法,单把“排比铺张”当作不可逾越的藩篱,是错把似玉的石块当成连城璧了。这也体现了元好问反对过分讲求声律对偶以及对诗歌社会现实内容的关注。
微月空山曙,春祠谒少君。落花坛上拂,流水洞中闻。
酒引芝童奠,香馀桂子焚。鹤飞将羽节,遥向赤城分。
翰墨场中浪得名,近来研席愧尘侵。
紫怀心素锋芒健,红束腰身管套深。
珍重故交分数种,胜于野老获千金。
便当拂茧晴窗下,賸写新诗倩鹤吟。
复阁重楼向浦开,秋风明月度江来。故人故情怀故宴,相望相思不相见。
一门深掩得闲权,纯白遗风要独全。
强接俗庸中反道,敢嫌贫病是欺天。
围形古寺谙寻鹤,照藓秋廊擬疏玄。
从此免惭岩下者,子真高兴未萧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