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方朔岁星仍客星,窃桃他日太狂生。
几时又泛灵槎去,平掇天孙翠纤成。
猜你喜欢
平生一士万金多,更恨诗人饿涧薖。
羁旅忽成开笑口,软红尘底得阴何。
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wù)苹汀(tīng),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
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jiàn)凉生。莲芰(jì)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西湖风光好,你看那夕阳映着晚霞的暮色,岸上的花坞,长满水草的小洲一片橙红。宽广的湖面波平似镜,小船横靠在那静寂无人的岸边。
浮云消散,西南方露出了明月。傍水的栏杆边上凉风习习,带来了阵阵莲荷清香。这拂水的凉风,吹醒了游人的酒意。
本站。
西湖:指颍州西湖。坞:湖岸凹入处。汀:水中洲。
轩槛:长廊前木栏干。芰:即菱。
“残霞夕照”是天将晚而未晚、日已落而尚未落尽的时候。“夕阳无限好”,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诗人歌咏过这一转瞬即逝的黄金时刻。欧阳修没有直写景物的美,而是说“霞”已“残”,可见已没有“熔金”、“合璧”那样绚丽的色彩了。但这时的西湖,作者却觉得“好”。好就好在“花坞苹汀”。在残霞夕照下所看到的是种在花池里的花,长在水边或小洲上的苹草,无一字道及情,但情却寓于景中了。“十顷波平”,正是欧阳修在另一首《采桑子》里写的“无风水面琉璃滑”。波平如镜,而且这“镜面”浩渺无边。“野岸无人舟自横”,这句出自韦应物《滁州西涧》诗“野渡无人舟自横”。作者改“渡”为“岸”,说明“舟自横”是由于当日的游湖活动结束了,因此这“无人”而“自横”的“舟”,就更衬托出了此刻“野岸”的幽静沉寂。
“西南月上”,残霞夕照已经消失。月自西南方现出,因为不是满月,所以虽在“浮云散”之后,这月色也不会十分皎洁。这种色调与前面的淡素画图和谐融洽,见出作者用笔之细。“轩槛凉生”,这是人的感觉。直到这时才隐隐映现出人物来。至此可知,上片种种景物,都是在这“轩槛”中人的目之所见,显然他在这里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了。这里,作者以动写静,一切都是静悄悄的,一点声音也没有,使人们仿佛置身红尘之外。
“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水面风来”,既送来莲香,也吹醒了人的醉意。原来他喝醉了酒,就这么长时间地悄无声息地沉浸在“西湖好”的美景中。这位颍州西湖的“旧主人”怀着无限深情,谱出了一曲清歌。
欧公在此词中借啸傲湖山而试图忘记仕途的坎坷不平,表达了视富贵如浮云的情趣。词中用语平实却极有表现力。
航苇缘曲溪,峡深溪转幽。滢靓水气甘,葱苍木荫稠。
空舠孤持楫,愈入世弥遒。步履穷竖亥,秪此适余舟。
虫鸟元共性,非契我何求。
薄俗多端忤,残生底事成。
千成惊鹤化,万里厌鹏程。
能保中心定,悬知外物轻。
只嫌觅句基,四海有诗名。
酾醴具登,嘉俎咸荐。飨洽诚陈,礼周乐遍。祝辞罢裸,序容辍县。
跸动端庭,銮回严殿。神仪驻景,华汉亭虚。八灵案卫,三祗解途。
翠盖耀澄,罼奕凝宸。玉镳息节,金辂怀音。式诚达孝,底心肃感。
追凭皇鉴,思承渊范。神锡懋祉,四纬昭明。仰福帝徽,俯齐庶生。
初开两郡版图新,百礼都依故事陈。只有东郊青鸟到,无人箫鼓赛芒神。
种药为生业,弹琴悦性灵。
中宵煮白石,平旦诵黄庭。
茶熟眠初起,儿扶酒半醒。
意行无定处,猿鸟共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