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君行不少住,明日是清明。
驿路垂杨暗,淮河新水平。
天晴纡野兴,地逈畅离情。
故友如相问,深山戴笠耕。
猜你喜欢
斗酒兴不浅,南游几日回。担囊无俗物,访古及吴台。
腰下延陵剑,手中张翰杯。若逢梅福问,相与上天台。
去越从吴过,吴疆(jiāng)与越连。
有园多种橘,无水不生莲。
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
此中偏重客,君去必经年。
要去越地,必须从吴地经过,因为吴越接壤。
桔和莲皆吴越名产,吴越种桔与莲,无水不生。
灯火通明的夜市,春风沉醉的夜晚,桥边灯火辉煌,寺外舳舻辐辏。
吴越之人多好客之风,你此去可能要待很长时间,乐而忘返了。
参考资料:
1、萧涤非著.《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1355-1356页
2、丁敏翔,白雪,李倩编著.唐诗鉴赏大全集下: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08:第674页
吴:指现在浙江一带。
火:繁荣、热闹的景象。
必经年:泛指要待很长时间,客人乐而忘返了。
这是一首向友人介绍吴越美好风光的送行诗。吴越,指今苏杭一带。这里田园沃饶,山川佳丽,历来为人称道。
开头两句“去越从吴过,吴疆与越连”,点明吴越接壤,也暗示以下所写,乃两地共有的特色。
颔联“有园多种桔,无水不生莲”,点明桔和莲,别处也有,而吴越的不同,就在于“有园多种”、“无水不生”。诗人选取桔和莲为代表,也颇为精当。桔和莲皆吴越名产,而桔生陆上,莲出水中,又可从而想见吴越地区水陆风光俱美。
颈联“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则着眼于写水乡市镇的繁荣。吴越水乡,市镇大都紧挨河港。不写日市写夜市,只因夜市是吴越物产丰富、商业繁荣的一大标志;而桥边夜市,更是水乡特有风情。夜市的场面形形色色,独取一“火”字,既可使人想象夜市繁荣、热闹的景象,而“火”与桥下的水相映照,波光粼粼,更增添诗情画意。江南多古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古寺是游人必到之处。“春风寺外船”,令人想见春风吹拂、临水寺前游船辐辏的景象,这是水乡又一特色。
结尾两句“此中偏重客,君去必经年”,一个“偏”字特别介绍了吴越人情之美。如此旖旎的风光,又如此好客的人情,他乡游子自然居“必经年”,乐而忘返了。
这首诗清新秀逸,像一幅色彩鲜明的风俗画,是送别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下流不可处,君子慎厥初。名高不宿著,易用受侵诬。
前者隳官去,有人适我闾。田家无所有,酌醴焚枯鱼。
问我何功德,三入承明庐。所占于此土,是谓仁智居。
文章不经国,筐箧无尺书。用等称才学,往往见叹誉。
避席跪自陈,贱子实空虚。宋人遇周客,惭愧靡所如。
十年风雨几凄其,剩得秋添两鬓丝。青草未捐南去泪,白云频订北归期。
山高落日行人小,水尽长天过客迟。回首自知庭藓合,乱蝉衰木为谁思。
献岁林间报早春,元宵堂上燕窥人。乍穿帘幕泥犹湿,似诉离肠语较频。
物候遥占宫柳细,葛巾重整粤台新。自来自去堪怜汝,故垒依依伴隐沦。
嵩山表京邑,钟岭对江津。方域殊风壤,分野各星辰。
出境君图事,寻盟我恤邻。有才称竹箭,无用忝丝纶。
列乐歌钟响,张旃玉帛陈。皇华徒受命,延誉本无因。
韩宣将聘楚,申胥欲去秦。方期饮河朔,翻属卧漳滨。
礼酒盈三献,宾筵盛八珍。岁稔鸣铜雀,兵戢坐金人。
云来朝起盖,日落晚摧轮。异国犹兄弟,相知无旧新。
西山高五台,缥缈出蓬莱。春半花争发,宵征客倦来。
短桥流曲水,危壁覆苍苔。宣庙曾留赏,临风愧匪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