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虞舜已去苍梧野,秦女骖鸾无复下。
箫管人间不解传,帝乐部中能亦寡。
欲买小鬟试教之,教坊供奉谁知者。
晏识文公始致来,劝接贱生宜强且。
乃呼侧坐吹一曲,惊顾顿嘶堂下马。
吾妻闺中闻不闻,稚女扳帘笑娇奼。
未敢多听便遣还,赠饮单杯向身泻。
猜你喜欢
乱絮繁华春更烟,一枝袅袅独风前。玉园忽漫无颜色,徐步看君却自怜。
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不须计较苦劳心,万事原来有命。
幸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片时欢笑且相亲,明日阴晴未定。
世事短暂,如春梦一般转眼即逝。人情淡薄,就如秋天朗空上的薄云。不要计较自己的辛勤劳苦,万事本来已经在命中注定的。
今天幸好遇到三杯好酒,又看见一朵新开的鲜花。短暂的欢乐相聚是如此的亲切,至于明天会怎么样谁也不知道了。
参考资料:
1、徐寒主编.历代古词鉴赏上[M].北京:中国书店,2011.06.第277页
西江月: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中吕宫”。五十字,上下片各两平韵,结句各叶一仄韵。计较:算计。
且:姑且,聊且。相亲:互相亲爱。
这首小词从慨叹人生短暂入笔,表现了词人暮年对世情的一种“彻悟”。
回首平生,少年的欢情,壮年的襟抱早已成为遥远的过去,飞逝的岁月在这位年迈的词人心中留下的只有世态炎凉命途多舛的凄黯记忆。所以词的起首二句“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是饱含辛酸的笔触。这两句属对工畅,集中地、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认识。“短如春梦”、“薄似秋云”的比喻熨帖而自然。接下来,笔锋一转,把世事人情的种种变化与表现归结为“命”(命运)的力量。“原来”二字,透露出一种无可如何的神情,又隐含几分激愤。在强大的命运之神面前他感到无能为力,于是消极地放弃了抗争:“不须计较苦劳心”,语气间含有对自己早年追求的悔意和自嘲。这两句倒装,不只是为了照顾押韵,也有把意思的重点落在下句的因素。情调由沉重到轻松,也反映了他从顿悟中得到解脱的心情。
似乎是从宿命的解释中真的得到了解脱,词人转而及时行乐,沉迷于美酒鲜花之中。“幸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幸遇”、“况逢”等字带来一种亲切感“酒好”、“花新”则是愉悦之情的写照。“三杯”、“一朵”对举,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上下文都是议论,使得这属对工巧的两句尤其显得清新有趣。着墨不多,主人公那种得乐且乐的生活情态活脱脱地展现出来。结语两句,虽以“片时欢笑且相亲”自安自慰,然而至于“明日阴晴未定”,则又是天道无常,陷入更深的叹息中了。“且”是“姑且”、“聊且”的意思。“阴晴未定是感叹世事的翻覆无定,或许还有政治上的寓意。下片末句与上片“万事原来有命”呼应,又回到“命”上去了。作者的生活态度是强作达观而实则颓唐。
词人笔下是清雅隽朗的,是以流露出一种闲旷的风致。自然流转,若不经意,全词如骏马注坡,一气直下。通体使用散文化语句,也是比较特别的。
少年管领良宵,直须醉待东方白。而今老去,何忧何乐,不空不色。桐影横斜,桂香摇落,仙凡奚隔。怅银桥梦断,玉箫声杳,人如在、楚天北。冷眼乾坤陈迹。笑英雄、等为形役。庾楼袁舫,浩歌长啸,壮游曾历。万里瑶台,乘风归去,不知何夕。对冰轮孤负,欠千钟酒,与三弄笛。
岷山兮五岳丈人,大江兮四渎之尊。
羌郁积兮佳气固人物兮载英。环两川兮千里,
何江乡兮专媺汇千顷兮玻瓈,龙与鹤兮集止。
山之隐者聃耳孙,子正见兮杨氏女。
乘泛景兮轶罡风,蔼仟从兮山之趾。
禀帝命兮丛霄,聊蓼兮游戏。
五男子兮翘英,今峣峣兮鼎峙。
彼谈迁兮世史官,怅有歉兮晜及季。
真人兮高翔,盼尘寰兮秕糠。
悯俗兮惛瞀,蹇余佩兮荧煌。
老翁泉兮龙之云,前苏后李兮蔼芳馨。
岷可砺兮江可竭,不可沫兮英灵。
诗礼家传旧,丝纶帝泽优。累仁开奕叶,嗣业发潜修。
教仕光贻燕,移忠迈作求。鹏看九万里,椿颂八千秋。
柱后乘骢出,山中伴鹿游。考槃怡岁月,锡服贲林丘。
报主归三殿,寻真到十洲。夜郎初赋鵩,天使尚鸣驺。
雪在松楸拱,云飞洞壑幽。通家情倍切,溯派泽长流。
宦绩今逾起,皇恩晚更酬。显扬知未艾,裕后接孙谋。
旷代怜才子,经时赋旱云。楚骚兼与恨,秦过竟谁闻。
万里乾坤眼,三年草木群。苍生属相借,高论岂徒殷。
古桧崚崚映夹池,虚亭十尺锁涟漪。朝来载酒谁相过,正值扬云赋就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