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浯溪寒翠拖碧玉,石崖硉矹凌苍霞。次山奇文走霹雳,颜老健笔蟠蛟蛇。
凛如诮杞叱希烈,至今杰立天之涯。公于其间宰民社,切勿但取文辞誇。
当用忠壮出奇节,县妖破胆莫敢哗。官舟连樯泊溪口,符移星火如撒沙。
旧闻俗苦吏嚣恶,端能病政使不嘉。先声入境若元气,顾见槎蘖皆萌芽。
溪中古月溪上石,照公清德无纤瑕。溪流不尽石不老,佳名万古磨不窊。
猜你喜欢
罗浮抱初气,可以鼓吾琴。忘世非孤立,同君有素心。
泉边朝斸术,洞口晚锄芩。四百峰中住,无人到得寻。
闺中相望忆长安,今夜长安只独看。圆向别时偏照泪,歌传远上不胜寒。
星辰隐户银河隔,秋色分潮海水宽。只有青天如昨月,素娥重对诉孤鸾。
公欲轻身上紫霞,琼爢玉馔厌豪奢。
百年世路同朝菌,九钥天关守夜叉。
霜桧左纽空白鹿,金炉同契漫丹砂。
要令心地闲如水,万物浮沈共我家。
神仙只在人间世,来往千峰万壑云。至道非关有传授,他年那得吕岩闻。
五载客蜀(shǔ)郡(jùn),一年居梓(zǐ)州。
如何关塞阻,转作潇湘游。
世事已黄发,残生随白鸥(ōu)。
安危大臣在,不必泪长流。
我在成都客居了五年时间,其中有一年是在梓州度过的。
岂料兵荒马乱,关山交通阻塞,我为什么反要远赴潇湘做客呢?
回顾平生万事,一无所成却已经年老,余生只能像江上白鸥一样漂泊。
国家安危大计自有当政大臣支撑,我这个不在其位的人何须枉自老泪长流呢!
译注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
蜀郡:秦灭古蜀国,始置蜀郡。梓州:四川三台,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改梓潼郡为梓州。
如何:犹岂料。关塞:边关;边塞。潇湘:湘江与潇水的并称,二水是湖南境内两条重要河流,此泛指湖南地区。
世:一作“万”。黄发:年老。残生:残余的岁月、生命。
大臣:泛指朝廷掌权者。不:一作“何”。
此诗首联“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是说诗人在成都客居了五年时间,其中一年还是在梓州(四川三台)度过的。颔联“如何关塞阻,转作潇湘游”,意思是说:当前到处兵荒马乱,关山交通阻塞,我为什么反要远赴潇湘作客呢?这是以设问的语气表达难言的隐衷,是问自己,也是问一切关心他的亲友。言下之意是自己是知道时局如此纷乱不宜远行的,表隐衷而出以设问,无奈与愤激之情自见。在严武当政时期,为了照顾诗人贫困生活,曾表荐他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但诗人性忠直难被群僚所容,时受讥讽,因此不久坚决辞职归草堂。严武在世时尚且如此,此时他人亡职歇,更待不下去了。暗示此去原非本意乃是迫不得已。诗人前往,因为那边有可以投靠的亲友故旧,如舅父崔伟,朋友韦之晋、裴虬等人。
颈联说:回顾平生万事,一无所成,可头上发丝已由白转黄,表明身衰体弱之极;而展望此去前程,又是那么渺茫难测,只能以抱病残生像江上白鸥一样到处飘泊了。这是在去意已决之后,抚今追昔的感慨,“去蜀”之举更显其悲。困苦生涯,莫此为甚,不能不悲愤交集,“黄发”、“白鸥”联成对仗,表示行廉志洁如故,决不肯为穷困改节。由此结出尾联的反语。尾联说:国家安危的大计,自有当政的王公大臣支撑,我这个不在其位的寒儒何须杞人忧天,枉自老泪长流呢!表面是在负气说话自我解脱,其实是位卑忧国的肺腑之言。明知这班肉食鄙夫只会以权谋私,承担不起国家顶梁柱的重任,而自己“致君尧舜”的理想久遭扼杀,国之将覆,不能不悲。寄忠诚忧国之思于愤激言辞之内,感人的力度更见强烈。清人蒋士铨有诗赞杜甫云:“独向乱离忧社稷,直将歌哭老风尘。”(《南池杜少陵祠堂》)指的正是这位诗圣的高尚情操。
这首四十个字的短小五言律诗,总结了诗人在蜀五年多的全部生活,笔调堪称恢宏寥阔。而此诗尾联用激切语言所寄托的深于忧患不忘国难的赤诚丹心,更是一篇精髓所在。
后宫婵娟玉女,自鞚八尺飞龙。
两两鸣鞭争导,绿云斜坠春风。
物外清虚境,由来远众纷。
灵踪几年说,梵放或时闻。
似有似无路,漫山漫谷云。
自难容俗驾,曾不待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