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帘影隔朝暾,云低昼尚昏。山形分歙翠,溪色到江浑。
日尽天垂幕,歌馀酒满尊。栏干不堪倚,归思断乡魂。
猜你喜欢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独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碾雕白玉:茶碾是白玉雕成的。罗织红纱:茶筛是红纱制成的。
铫:煎茶器具。曲尘花:指茶汤上面的饽沫。
一字至七字诗,俗称宝塔诗,在中国古代诗中较为少见。元稹的这首宝塔诗,先后表达了三层意思:一是从茶的本性说道了人们对茶的喜爱;二是从茶的煎煮说到了人们的饮茶习俗;三是就茶的功用说到了茶能提神醒酒。翠绿,香清高,味甘鲜,耐冲泡。此茶不仅可以消暑解渴生津,而且还有激情的助消化作用和治病功效。此诗一开头,就点出了主题是茶。接着写了茶的本性,即味香和形美。第三句是倒装句,说茶深受“诗客”和“僧家”的爱慕,茶与诗,总是相得益彰的。第四句写的是烹茶,因为古代饮的是饼茶,所以先要用白玉雕成的碾把茶叶碾碎,再用红纱制成的茶罗把茶筛分。第五句写烹茶先要在铫中煎成“黄蕊色”,尔后盛载碗中浮饽沫。第六句谈到饮茶,不但夜晚要喝,而且早上也要饮。到结尾时,指出茶的妙处,不论古人或者今人,饮茶都会谈到精神饱满,特别是酒后饮茶有助醒酒。
这首诗饶有趣味,描写上,有动人的芬芳:香叶,有楚楚的形态:嫩芽、曲尘花,还有生动的色彩:“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饮茶之时,应是夜后陪明月,晨前对朝霞,真是享受着神仙般快乐的生活,可谓“睡起有茶饴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痴绝翁》)。茶还可以洗尽古人今人之不倦,这是茶的神奇妙用。
首先要说这首诗的独特之处。元稹以宝塔的形式来排列诗歌,不仅形式特别,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同时也描绘了茶的形态、功用和人们对它的喜爱之情。
桐山嵯峨屹孤峰,下瞰江水当奔冲。我来摄衣凌绝顶,飘飘两袖乘长风。
怀仙颇忆桐仙翁,桐仙一去几经载,犹有像设留遗踪。
道人考击晨昏钟,深渊不怕惊鱼龙。风送摇摇渡江去,城中儿女酣睡方濛濛。
烟光微茫淡秋容,潦水落尽寒潭空。全浙江山吾目中,乾坤浩荡开心胸。
夕阳渺渺随征鸿,白云飞来如我从。何当乘之游海上,去看日出扶桑红。
春在前村梅雪里,一夜到千门。玉佩琼琚下冷云。银界见东君。桃花髻暖双飞燕,金字巧宜春。寂寞溪桥柳弄晴。老也探花人。
千寻峰顶立斜阳,指点方隅认故乡。山势北来蟠地远,雁行南去绕天长。
寒溪周折泉逾碧,霜树萧森叶尽黄。俯仰乾坤无限意,百年勋业愧堂堂。
海棠开日近重阳,秋蝶翩翩过短墙。题品要知观物眼,只须风骨不须香。
宝源天富国,咸脉海分潮。
吴郡为僚记少时,别来光景迅如飞。
江头我始怀章去,岭外君才解组归。
正望故人诗见过,回思往事遽成非。
死生契潤无穷恨,极目高原泪满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