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天远岳阳楼影孤,下窥梦泽渺平芜。城南老树依然在,试问仙童重到无。
猜你喜欢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lán)。
春岸绿时连梦泽(zé),夕波红处近长安。
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
此地唯堪画图障(zhàng),华堂张与贵人看。
岳阳城下的江水水势浩大,无边无际;独上高楼倚靠着栏杆眺望。
春天,草木的绿色与远处洞庭湖的水色相接,傍晚的彩霞与湖水中的红波交相辉映,红波近处,似乎就是国都长安。
岸边山上的老猿正站在树上哭得凄惨,天上的大雁要从这浩渺无边的湖上横空飞过还有许多困难。
这个地方风景壮阔美丽,只可画成画障,挂在贵富人家的厅堂里供他们欣赏。
参考资料:
1、张傲飞编.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06:第350-351页
漫漫:大水无边无际的样子。危楼:高楼。凭:倚、靠。
梦泽:即云梦泽,古代面积极大,包括长江南北大小湖泊无数,江北为云,江南为梦。到唐代,一般称岳阳南边的青草湖为云梦。
图障:画幅,画幛。唐人喜画山水为屏障,张挂在厅堂上。
华堂:华丽的厅堂。张:张挂。
前四句中有三句都是写洞庭湖的浩渺无边。首句“漫漫”一词将洞庭湖的浩渺写得生动形象,三、四两句对洞庭湖的广阔作了进一步的描绘。诗人眺望夕阳映照下的洞庭湖景色,不由想起了国都长安,这里暗用了晋明帝(司马绍)“日远长安近”的典故。“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一句,用“猿啼”、“雁渡”抒发诗人的漂泊流离之感,与上文“近长安”相呼应。诗的最后两句说洞庭湖风景壮阔优美,可以画成图画,让那些贵人们欣赏,这样贵人们也许可以体会到猿啼雁飞、流民逐客行旅的奔波之苦,含蓄地流露出羁旅漂泊之感和对贵人们的怨愤。
诗为登楼抒怀之作。描绘登楼所见之景,抒写对京都的思念和行旅艰难的感慨。律诗中二联,常为一联写景,一联抒情。此诗突破常格,两联皆融合情景,境界深远。“春岸”两句,更融现景与想象于一体,为人称道。
这首诗的特点是寓情于景,在描绘优美动人的景色的同时,也透过“独”、“苦”、“难”、“唯堪”等字,向读者展示了自己的内心独白。
洞庭涵浸八百里,岳阳楼高跨湖尾。
天空地迥豁疏襟,有客临风来徙倚。
是时穷冬天气昏,惨淡愁杀湘君魂。
层栏半落烟氛外,浩荡犹恐旋乾坤。
异时清霄玉鉴白,空明月路飞仙客。
明朝露华洗七泽,万顷寒光天一色。
眼中未见此境好,他日扁舟吾未老。
兰省故人何寂寞,柴门今雨独徘徊。老夫老向愁边去,春日春从病里来。
王粲空传邺下咏,山公不复习池回。箧中书疏愁俱积,忽到思君一屡开。
为有登山兴,先寻荡桨游。烟波开积抱,景物况清秋。
缓酌醉多适,微吟趣自由。兹宵如有梦,应预到丹邱。
石门南去祭星坛,可有仙真驾紫鸾。北斗无声霜月古,四山松桧逼人寒。
谈深花渐落,饮罢日初低。醒酒风生竹,烹茶水掬溪。
松间云欲去,枝上鸟还啼。临别频回首,烟光满大堤。
闻说宣城郡,名家聚德星。因君诣京阙,如我到门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