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生平酌与吟,谁是见君心。上国一归去,沧波闲至今。钟繁秋寺远,岸阔晚涛深。疏放长如此,何人更得寻。
猜你喜欢
长安道,投老倦游归。七十古来稀。藕花雨湿前湖夜,桂枝风澹(dàn)小山时。怎消除?须殢(tì)酒,更吟诗。
也莫向竹边孤负雪。也莫向柳边孤负月。闲过了,总成痴。种花事业无人问,惜花情绪只天知。笑山中:云出早,鸟归迟。
从长安告老回家了,在一直呆过了七十年之后;多么的不易呀,七十年,这自古以来都少有!——我倦了,与其闲置,不如归来。归来好啊:夏天,看荷花:凉雨过后,池塘的夜多美;秋天,看桂花:淡淡的风里,小山也不错。别问怎么打发这日子?——喝酒,喝酒;再不,写写诗吧。
冬天:不要辜负了那竹上的雪;春天,不要辜负了那柳边的月。过闲的人,总有些痴。种花之事无人问津,与花相对的意味,只有老天明了。好笑的是那山中:云,早早的出去;鸟,迟迟地归来。——竟是这般的忙碌!
参考资料:
1、辛弃疾.稼轩词编年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208
投老:垂老,临老。殢酒:困于酒。殢,沉溺,困倦。
“惜花”句: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这阕词中作者虽写他人的四时之事,实际是在借他人的酒杯,来浇自己的块垒的。
此词本是以寓有四时景物为游戏的。然而于祖国,一片报效不得之忠心,却于字里行间,处处流露了出来。口里说是要用诗酒来打发生活,准备在花月丛中度过自己的余生,而实际却痛苦于种花的事业无人问,而惜花的心情也没有人知道。这“花”分明是有所指的。作为主战派的他们来说,大约也就是指他们统一的大业无人问,而徒有报效之热忱,竟是只有天知道了。“无人问”、“只天知”,对于他们来说,这是无比巨大的悲哀和寂寞。无怪乎他要笑云儿出去这么早,鸟儿归来这么迟,放着大事不干,如此匆匆,所为何来。结合上面的“种花事业”看,则这也就是那一些蝇营狗苟之辈,为自己的利禄而紧张忙碌得可笑罢了。这一“笑”字,写出了诗人多么高尚的情怀,也写出了诗人无比巨大的悲愤。
词是劝人,其实也是劝自己要放开一些的,殊不知它正告诉了人,他放不开。他本想用游戏三昧的笔墨来写得轻松一点的,谁知仍然满怀悲愤,指着秃子骂和尚了。刘熙载说苏东坡的诗“滔滔汩汩说去,一转便见主意”(《艺概》)。大约好的诗词都是这样的,稼轩此词,亦莫不如是。
壮游车辙遍天涯,晚得祠官不去家。
优老每惭千载遇,食新又叹一年加。
出波鱼美如通印,下栈羊肥抵卧沙。
扪腹笑歌仍索酒,不嫌邻舍怪讙哗。
先生谷神者,甲子焉能计。自说轩辕师,于今几千岁。寓游城郭里,浪迹希夷际。应物云无心,逢时舟不系。餐霞断火粒,野服兼荷制。白雪净肌肤,青松养身世。韬精殊豹隐,炼骨同蝉蜕。忽去不知谁,偶来宁有契。二仪齐寿考,六合随休憩。彭聃犹婴孩,松期且微细。尝闻穆天子,更忆汉皇帝。亲屈万乘尊,将穷四海裔。车徒遍草木,锦帛招谈说。八骏空往还,三山转亏蔽。吾君感至德,玄老欣来诣。受箓金殿开,清斋玉堂闭。笙歌迎拜首,羽帐崇严卫。禁柳垂香炉,宫花拂仙袂。祈年宝祚广,致福苍生惠。何必待龙髯,鼎成方取济。
昨雨我不出,今雨客不来。关门听雨夜复昼,瓦沟激溜墙殷雷。
从横淫潦没阶砌,蓊郁梵宇青蒿莱。江湖有兴不可即,枕簟那得窗花开。
君居菜园静,我居米市杂。我欲携鸱夷,醉眠就君榻。
高城风断远饮虹,霁月婵娟倚阊阖。徘徊咫尺阻相见,蹇卫何堪烂泥踏。
颓然坐卧忧万端,脚故不袜头不冠。君虽得第仍冷官,砚凹笔秃杯常乾。
平生读《易》识损益,一囊之粟妻孥欢。季氏对饮真渴骥,群儿绕座如翔鸾。
世间荣贵任趋附,粪土蜣螂孰回顾。但愁秉烛虚夜游,庭下百虫警秋露。
他乡会合岂能久,明日阴晴问歧路。
人鱼不相及,挂颊以香饵。因循十年错,归计觉今是。
人道今年秋较迟。木犀全未放些儿。不因诞节开千岁,争得今辰把一枝。
呼宝鼎,伴渠伊。堂萱喜色正融怡。儿前妇后孙曾从,岁岁称觞无尽期。
淡日轻烟村径斜,长风卷浪欲浮花。夜深隔岸渔舟过,萤火惊飞乱点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