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一湾晴绿转溪蘋,载酒谁家探好春。此地久无看竹处,他山犹有种桃人。
泥添燕子巢边雨,雪点梨花陌上尘。安得移家同卜隐,儿孙婚嫁学朱陈。
猜你喜欢
吴头楚尾,一棹(zhào)人千里,休说旧愁新恨,长亭树,今如此。
宦(huàn)游吾倦矣,玉人留我醉,明日万花寒食,得且住,为佳耳。
我坐船顺流而下,转眼便在这吴头楚尾的地方行了千里。不说那些令人忧愁的事情,看长亭边的大树已经长成今天的样子了。
我已经厌倦了宦游生活,幸好有美人留醉。明天就是寒食节了,风雨吹打落花,暂且住留几日,等天气好了再走。
参考资料:
1、李肇翔.辛弃疾词.沈阳:万卷出版社,2009年:第50页
吴头楚尾:滁州为古代楚吴交界之地,故可称“吴头楚尾”。长亭树,今如此:以“树”代“木”,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
宦游吾倦矣,宦场中的生活,我厌倦了。玉人:容貌美丽的人。后来多以此指美人。这里指高贵的朋友。寒食,约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左右,清明节前一二天。
该词从所表现的情调来看,主要表达了词人对宦游的厌倦之情。而对宦游的厌倦,又是出于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词人颇想在一个地方与美色亲近盘桓而留连不归。此词抒情,有词人一定的真实情感在内,如对情欲的追求和壮志难酬的苦闷,官场往来的厌烦,但从总体上看,似乎带有一种“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味。因为此时的词人,正当意气风发,在朝廷任职,当更激发词人奋身为国的决心。可此词却写得如此颓丧,这就不能不令人怀疑词人写这首词的真实思想。
上片写旅途中所见,舟行千里,看到长亭边的树木已经长大,不由想起了“旧愁新恨”。词人此时已经三十九岁,南归也已经有十六七年了,几十年间作者频繁的调动职务,抗金恢复的壮志一直不能实现。这让词人感到十分的愁苦。
下片词人直抒胸臆,点出来主旨,这分明是对自己饱受朝廷猜忌,大材小用的抱怨之辞,词人此时又遇到了一位美女,这位美人不仅邀词人共饮,而且还留词人多住几日,要词人等到寒食节的风雨过了再走,顺便解除旅途疲劳,这使词人归隐的想法更加强烈。
全词主要抒发了词人“宦游吾倦矣”的感情。这首词所体现的归隐之意,还不同于词人后期词作中的那种归隐的心情,因为这只是一时的牢骚之语,词人仍然对朝廷能够振作精神、北伐复国抱有相当大的希望。
候馆青灯淡相对。夜迢迢无奈。掩泪惜分飞,好梦空回,留得闲愁在。同心易绾双罗带。只连环难解。且莫望归鞍,尽眼西山,人更西山外。
松带飞雪暮,檐支落日闲。重岩看不厌,绝胜五台山。
野岸横桥是我家,疏枝墙角老梅遮。贫时过午方炊饭,倦到抛书且灌花。
水长菰蒲藏睡鸭,草深阶砌出鸣蛙。身閒自喜浑无事,一枕羲皇日未斜。
常恨山阳少,篮舆故出郊。
玄冥方北骛,屏翳又南交。
劲气将凝海,寒威便折胶。
白云揉尽碎,黑壤势全包。
著袂成花唾,沉波异雨泡。
万方齐秽洁,一润浃肥硗。
比色羞铅粉,量多诮斗筲。
祷神休奠璧,谢佛寝鸣铙。
独鹤惊群舞,晨难误晓嘐。
峰峦蒙似秃,沟陇划如抓。
巧谢盐相比,甘宜蜜共抄。
戾天鸢冻跕,啸壑虎饥虓。
薏苡连车载,珊瑚列树敲。
鲛绡从剪制,火布任焚炮。
野漫鳞鳞碛,林攒{上羽下高}{上羽下高}巢。
颇思驰骏足,快意舍鸣髇。
及远翻银雁,搜潜动玉蛟。
出畋瞻翠被,入贺听红鞘。
瑶席瑚玗器,珠盘璪瑮肴。
一时簪琲蕊,相与藉琼茅。
莫计消并积,聊平凸与凹。
可怜诗系带,更有火烘骹。
断手超三界,坚冰工交爻。
飞霙终见晛,素馔阙盈庖。
叠巘方名假,团毬未忍抛。
要看朝日杲,思达泮泥淆。
对饮宜空榼,离群奈系匏。
似闻梅雪在,犹冀挽香梢。
天雨萧萧滞茅屋,冷猿秋雁不胜悲。
床床屋漏无乾处,独立苍茫自咏诗。
触石起肤寸,悠然散千顷。我来坐东轩,妙趣心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