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大胜关前津吏迎,南风猎猎动高旌。鱼龙水底寒无梦,鸡犬山中夜不惊。
在德岂论天堑险,开邦正喜地图平。一钩月挂西南树,卧听篙师欸乃声。
猜你喜欢
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一枝先破玉溪春。更(gèng)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
剩向空山餐秀色,为渠(qú)著(zhù)句清新。竹根流水带溪云。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
老来惜花之心虽已减,爱梅还绕江村去探寻。玉溪梅花一枝先报春。毫无花儿柔媚娇艳的姿态,洁白雅淡全然是雪精神。
欣赏青山秀色已嫌多余,只为梅花写下清新词句。竹林下流水带走水上云。酒醉中全然记不得,回家路上月出天黄昏。。
参考资料:
1、王延梯.辛弃疾词选: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92
2、傅承洲.苏辛词传: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363
3、王明辉.辛弃疾词赏读:线装书局,2007:73
4、弓保安.宋词三百首今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319-320
临江仙: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双调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平韵。老去:谓人渐趋衰老。心已懒:情意已减退。一枝先破:春天梅花先开。一枝,指梅花。破,绽开,开放。玉溪:水名,即江西信江,信江在玉山县境叫玉溪。花态度:谓花的柔媚之态。态度,姿态。雪精神:如雪一样高洁的精神。
剩向:尽向。餐秀色:秀色可餐,极赞妇女容色之美,也可用以形容山川秀丽,此取后义。渠:他(方言),此即指梅。著句清新:写清新的词句。浑:简直,全。
这首词题旨在次句“爱梅”二字。故全篇将人与梅层层夹写,写出梅之幽姿逸韵,及词人对梅花的钟情留连,也就展示了作者的情趣和人格。
起句:“老去惜花心已懒”,用笔逆入,以扫为生。次句“爱梅犹绕江村”,“犹”字与“已”字相对,突出梅花与众卉之不同。年齿老大,无意赏花,乃人情之常,然而不能忘情者,唯梅而已。陆游咏梅词云“幽姿不入少年场”,把少年繁华与烂漫花事并提,可见烈士暮年,偏赏梅花,有同嗜焉。下三句写所见梅花。“一枝先破玉溪春”,言眼前梅花一枝斜出,打破了春色闭锁的局面,透露了春之消息。“玉溪”,写出溪水清澈,有碧玉之色,水流垮琮,亦有溅玉之声。“更无”两句,仍以梅花与一般花卉对比来写。众花开时,姹紫嫣红,千娇百媚,招蜂引蝶。所谓“花态度”,乃娇媚俗艳之品。自来审美鉴赏中,有冰清玉洁、骨冷神清、风清骨峻等语,所谓“雪精神”,即包含清、冷、峻、洁多种审美因素。“花态度”与“雪精神”之别,实为雅俗之辨,志士与庸人之分。
上片写梅之高洁可爱,下片写词人对梅花的钟情留连。过片承“爱梅犹绕江村”句,谓寻梅直至溪山深处。“胜向空山餐秀色”,隐用前人诗句。晋陆机《日出东南隅行》诗:“鲜肤一向润,秀色若可餐。”杜甫《佳人》诗:“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此句是说梅花比佳人秀色更可爱。这两句意谓:我最爱到这山水幽静处,饱餐梅之秀色,为它写下新诗佳句,沉吟细品,觉沆瀣生牙颊间。“竹根流水带溪云”,是写梅之周围景物,也是词人醉卧之境。宋人咏梅,往往以水云萦拂,以幽篁相伴,其他俗艳之物,皆不得滥入。结尾两句,见词人之忘情。醉来与梅花晤对,惬意舒心,留连忘返。卧枕竹根,仰观流云,耳边溪水溅溅,梅花清香沁人,人间是非,一时净尽。可以说,这既是一首咏梅词,也是一首记游词。词人乘兴而来,踏月而归,一日清赏,可抵十年尘梦。而空山寒梅,得此人相对,亦可免寂寞矣。
绣户雕阑玳瑁筵,沈檀风袅鸭炉烟。翠钿错落调钟乳,玉笋纵横拨锦弦。
紫阁绣袍车杂沓,金丸珠履客喧填。蜡薪麟脯龙为醢,笑杀何曾日万钱。
几年江上客,吟啸起风烟。怀旧人长往,披图意黯然。
瘴乡云似墨,瀛海浪无边。北望孤亭在,乾坤事可怜。
长相思,在桂林,苍梧山远潇湘深。秋堂零泪倚金瑟,
朱颜摇落随光阴。长宵嘹唳鸿命侣,河汉苍苍隔牛女。
宁知一水不可渡,况复万山修且阻。彩丝织绮文双鸳,
昔时赠君君可怜。何言一去瓶落井,流尘歇灭金炉前。
嵇康昔弹广陵散,商声高与宫声缓。
托名山鬼未传人,古桐纫丝丝不断。
一闻殭卧窃其音,世间虽得能亦罕。
贤明以之知盛衰,愚昧以之为忘诞。
顷年过我在芜城,忽听长拍去欲懒。
凤皇养雏飞未高,鸡鹜成群翅终短。
龙章秀骨苦轻时,继作五弦须欵欵。
携锡西山步绿莎,禅心未了奈情何。
湘宫水寺清秋夜,月落风悲松柏多。
千忆子孙昌,衣传衮绣光。厦成观贺燕,笔喜误书獐。
桂熟霜前子,梅腾雪后芳。不须瞻岐嶷,定肖白眉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