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我行钟陵道,五见中秋月。明月流中天,既圆还复缺。
月圆月缺可奈何,今年照见病维摩。举头见月发,大笑白发较比来时多。
来时黑发今尽白,玉兔有丹医不得。百年三万六千朝,愿照年年好颜色。
张公子,留侯孙,临风共尔倾一樽。今古乾坤有清气,此趣勿与它人论。
明当载月东吴去,挂在海门山顶树。唯有相思一寸心,夜夜莫忘看月处。
猜你喜欢
江南忆,夜静铁花厓。一缕苍烟封短薄,三更明月冷经台。
歌吹上上来。
山左群情切,江南望幸频。九重深保大,五载举时巡。
浩荡韶光丽,葱茏物色新。彩云晴有象,瑞霭静无尘。
淑气迎仙仗,祥风绕御轮。衢歌击壤遍,共祝万年春。
如驶舟行疾,声喧万马归。奔云随岸转,远树负天飞。
风足帆能饱,江宽浪亦威。好山难注目,樯燕漫相依。
远访孤峰顶,凉荒见道情。
别来多少事,话到二三更。
灯影摇空壁,茶香出破铛。
山中无一物,何以赠君行。
翰(hàn)墨场中老伏波,菩提坊里病维摩。
近人积水无鸥鹭,时有归牛浮鼻过。
闭门觅(mì)句陈无己,对客挥毫秦少游。
正字不知温饱未,西风吹泪古藤州。
伏波:汉朝名将马援,封伏波将军,年六十二,还骑马据鞍顾盼,以示可用。菩提:和尚。菩提坊:传说释迦牟尼成佛的地方。
陈无己:陈师道,时为秘书省正字。秦少游:秦观,高邮人,善词能诗,“苏门四学士”之一。时已病死于广东藤州。
第一首写羁留地的萧条冷落,近而感慨一生多桀,累受挫折。前半用典,说自己是个文坛老将,也像个庙里的病和尚。马援的“常恐不得死国事”,很合作者心事。后半首即景抒情。鸥鹭之典前面已经见过,诗人无法归隐之心明矣。第四句化用陈咏“隔岸水牛浮鼻渡”,诗人改“渡”为“过”,变得更准确、生动些。
第八首是悼念秦观,怀念陈师道的诗。一、三句写陈师道,二、四句写秦观。诗人抓住两位朋友创作时的不同表现的细节,描写出他们不同的风度,一个闭门觅句,其艰辛可知;一个对客挥毫,其潇洒可见。一静一动,一隐一豪,各有特色,而其才干超群自是想象中事。但可悲的是他们有才却不受器重,一个沉沦下僚,一个客死荒远。
至日风色好,粤南霜信遥。地卑饶瘴气,春近茁寒条。
汶水昔独往,淮南谁见招。林栖岁华晏,难免鬓萧萧。
眉秀瞳青却少容,精神强健几如公。
相逢细雨开篱菊,自愧繁霜满鬓蓬。
谈道远追西域祖,题诗今得少陵翁。
锋车北去归何日,且愿从容一笑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