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何年铁锁贯神鳌,势压西南一柱高。星象上通吴分野,石犀长镇海波涛。
百灵呵护天枢秘,八索纲维地轴牢。谁信旌阳千载后,玄都重见种仙桃。
猜你喜欢
湖上波涛一剑空,冶金留取镇龙宫。
八方灵索悬坤轴,万古苍标定劫风。
不用断鳌扶四极,谁令铸鼎象群凶。
登真未了神仙事,累代方知济世功。
风雪送余运,无妨(fáng)时已和。
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
我唱尔言得,酒中适何多!
未能明多少,章(zhāng)山有奇歌。
风雪送走了一年剩余的日子,气温则已经开始融和。
门前两边种着梅与柳,一株山楸树好花婆娑。
我歌唱你说难得,酒中的惬意何其多!
说不上酒中的快乐有多少,那石门山曾聆听过奇妙的歌。
参考资料:
1、孟二冬.陶渊明诗选注.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104-105
2、郭维森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85-186
蜡(zhà)日:古代年终时大祭万物的节日。蜡,周代十二月祭百神之称。余运:一年内剩下的时运,即岁暮。时已和:时节已渐和暖。
夹门植:种植在门两旁。佳花:指梅花。
唱:指咏诗。尔:你,指上句的佳花。言得:称赏之意。适:适意,惬意。
未能明多少:难以明了到底有多少,意谓极多。指“酒中适”。章山:江西南城县东北五里有章山,乔松修竹,森列交荫。疑当指此。
此诗开头两句写腊日一到,岁暮就会很快被送走。虽然时有风雪,但无碍于季节的转换,天气的日趋暖和,指明了自然变化规律的不可抗拒性,预示冬即去春将来,渲染了一种蒸腾向上,振奋人心的气氛。
三、四句承接“时已和”写梅、柳干粗枝繁,高大挺拔,傍屋而植,夹门而立,那绽开的梅花一朵朵,一束束,串成一条,芳香四溢,构成一个静谧恬适的境界。在此,虽未言及其中人,其中人超尘拔俗的精神风貌,却可由所居环境的幽雅揣度到八九分。
后四句集中表现所居之人的行为与思想活动。诗人写自己面对佳花把酒吟诗,觉得那花儿也似乎显得心满意足,高兴不已,深感这酒中的快乐,是多而又多。然而究竟其中有多少快乐。谁也弄不清楚,只知唯有像“双阙对峙,其前重岩映带,其后七岭之美,蕴奇于此”的章山那样的风景胜地,才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激发诗情,可写出妙言奇句佳篇的理想去处。诗人在这里恰当运用了移情于物的艺术手法,把他那种陶醉于山水,热衷隐居生活的怡然之乐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勾勒环境,清新秀雅,有力地烘染了人物的性格;抒发怀抱,移情于物,情趣盎然。尤其是“章山有奇歌”一句,既收束全诗,又有宕出远神之感,使想象由近及远,在更其广阔的空间驰骋,从而进一步拓展了诗的意境,使其更显节短韵长,余味悠然。
把酒论离索,褰帷送友生。白云高大麓,秋色重孤城。
偃蹇还诗句,萧条自世情。赠君无赵璧,落日片心明。
桑叶老欲尽,春蚕已就眠。那能不作茧,丝子自缠绵。
亭亭涧底松,婉婉窗前柳。秾华能几时,不耐风霜久。
感君倾意气,遂托金石友。膝上横秋霜,中筵列杯酒。
酒朋相知深,剑朋终不负。时运有代谢,交情随薄厚。
寄言岁寒姿,枯荣复何有。
刘郎三十甘蒿莱,荷著书真豪哉。郭生辞我还乡国,东游章贡啖红埃。
跌宕江山要诗句,倾倒怀抱须樽罍。此间颇似酺池寺,但少晁张跫然来。
朝饥夕渴不可解,安得银潢倒落注金杯。
桃源凭仗好风吹;一任仙柯烂局棋。万里鸿嗷此安宅,几家鸳侣惜分离。
时危真似枯枰劫,世乱还须国手医。倘作陈抟驴背笑,海东妖孛渐沉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