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曾闻八骏上昆崙,越影超光世罕闻。留得当时第一匹,满身花影散春云。
猜你喜欢
房星下饮瑶池清,神光夜化花龙精。东风满背骑不得,冰痕净洗黄鱼腥。
斑斑朱英点晴雪,滴滴真珠汗凝血。高蹄蹴蹋花雨香,仰面嘶春春正热。
周家穆满游玄圃,万里西驰觐王母。青丝系树摇玉珂,锦绣丛中五云舞。
归来复入玄都观,紫陌韶华政零乱。天闲不数连钱骢,路人只作文彪看。
天台九曲溪流芳,解鞍春水浮丹光。刘郎牵入落花去,扑面玉鞭蝴蝶忙。
风流自许王武子,未信叔痴痴不语。千年骏骨作铜声,燕昭台高金似土。
骅骝踏遍武陵春,带得繁英自满身。万点落红霞有晕,四蹄攒白玉无尘。
自来龙种真仙种,谁识花神是枥神。醉倚东风归洞口,错疑游子作刘晨。
望夷宫里失天真,走入桃源避虐秦。背上落红吹不起,至今犹带武陵春。
白毛红点巧安排,勾引春风上背来。莫解雕鞍桥下浴,恐随流水泛天台。
歌起处,斜日半江红。柔绿篙(gāo)添梅子雨,淡黄衫耐藕(ǒu)丝风。家在五湖东。
篙:竹篙。梅子雨:即夏天梅子黄熟时的连绵细雨。耐:宜,适宜。藕丝风:形容风雨细如藕丝。五湖:指太湖。
这是一首轻快活泼的短歌。起句以悠扬的歌声,抓住读者的听觉,先声夺人,引出明丽的画面:斜日半江红。斜日正是落日,落日的晚霞洒在江面上,碧绿的江水出现了“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诗)的瑰丽画面。接着词人又以“柔绿的竹篙”和“黄梅细雨”点缀画面,夕阳之下,细雨,江水新涨,着一“添”字,使人似乎看到竹篙吃水加深,使撑船之人更需奋力,情绪渐渐高涨,推出词中的主人公:穿着淡黄衣衫撑篙的舟子。他那随藕丝般微风飘动的黄色衣衫,不仅给画面增添了新的色彩,也给画面增添了生气。“藕丝风”三字把无形之风写得富有质感,“藕”字透出柔和粉嫩的色彩,造成优美的视觉效果。最后,以“家在五湖东”收尾。这是舟子的家乡,也是词人的家乡太仓的所在地,轻描淡写的陈述句式,却有十分丰富的意蕴,首先是说明家乡之所在,其次点《忆江南》之题,洋溢着舟子,也是词人对家乡的热爱。
全词写景如画,色彩和谐,折射出词人心灵的平静。境界的开阔和景物的明丽,又透露了他强烈的思乡之情。摹景抒情,诗中有画,表现了诗与画的同步造诣和审美情趣,达到了唐代诗人“诗中画趣”的优美境界。
时危思共济,谋拙阻相闻。念母谁无子,持家尔不群。
江烟寒织雨,山鸟暝穿云。怅望归无计,悲啼向夜分。
堂前捉绩子,力作忘朝餐。
鹅黄雪白相照耀,插茅作簇高如山。
蠢女采桑至煮茧,何暇膏沐梳髻鬟。
缫成蜀锦与楚縠,舞姝缠头不论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