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一人理国致升平,万物呈祥助圣明。天上河从阙下过,江南花向殿前生。广云垂荫开难落,湛露为珠满不倾。更对乐悬张宴处,歌工欲奏采莲声。
猜你喜欢
冬天易晚,又早黄昏后。修竹小阑(lán)干,空倚遍寒生翠袖。萧萧宝马,何处狂游?
〔幺篇〕人已静,夜将阑,不信今宵又。大抵为人图甚么,彼此青春年幼。似恁(nèn)的厮禁持,兀(wù)的(de)不白了人头。
〔女冠子〕过一宵,胜九秋。且将针线,把一扇鞋儿绣。蓦听得马嘶人语,甫(fǔ)能来到,却又早十分殢(tì)酒。
〔好观音〕枉了教人深闺里候,疏狂性奄(yǎn)然依旧。不成器乔公事做的泄漏,衣纽不曾扣。待伊酒醒明白究。
〔雁过南楼煞〕问著时只办着摆手,骂著时悄不开口。放伊不过耳朵儿扭。你道不曾共外人欢偶,把你爱惜前程遥指定梅梢月儿咒。
冬天里白日短暂,早又是暮色昏黄。我倚着竹丛边的栏杆一回回候望,衣袖已经冰凉。郎君骑着骏马,究竟在何处狂荡?
人声渐歇,夜色转深,想不到今晚又是失望。想来这辈子求些什么,还不是因为你我正当芳年,莫负了好时光。像这样受钳制无法欢娱,怎不叫人愁苦难当。
捱一个晚上比九年还长,姑且拿出针线绣鞋,来排遣凄凉。猛然听见马儿的嘶鸣和他的声响。好容易盼见他回来,却是一副烂醉如泥的模样。
哎!白白让人家在闺房里等得心凉,他那荡子的情性却一点不改素常。这没出息的在外头混账还露了马脚,内衣的纽扣不曾纽上。好吧,等他酒醒,定然细细盘问一场。
问着的时候他一味地摇手赖账,骂他的时候他就是一声不吭。饶不了他,我扭住他的耳朵不放:你说你没同别人搭上,那就对着这梅树梢间的月儿赌咒,把你爱惜将来的盟誓儿再给我讲一讲。
参考资料:
1、天下阅读网.蓦山溪·闺情
萧萧:马嘶鸣声。
阑:深。恁的:这样的。厮:相。禁持:约束,拘束。兀的不:怎么不。
九秋:九年。甫能:方才。殢酒:病酒。
奄然:安然。乔公事:混账事。乔,假。
只办着:一味地。前程:将来。
这首套曲以写景开始,既交代了女主人公冬夜等候丈夫回家的背景,又借杜甫“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佳人》)的意境暗示了她的“佳人”形象。接着让她吐出幽怨和心声,便使读者对她在下文又恨又爱的表现有了充分的理解。
〔幺篇〕中“不信今宵又”语淡意深。一个“又”字回应首曲“又早黄昏后”的“又”,显示出男子的“狂游”晚归已是屡见不鲜。但女子的态度依然是“不信”,这就见出了她的一往情深。“不信”并非不承认现实,而是因为女子有着执著的理念:“大抵为人图甚么,彼此青春年幼。”女子对丈夫别无所图,唯一希冀的就是永远拥有着青春的美好理想。唐玄宗李隆基《好时光》:“莫倚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代表了古人对少年夫妻及时行乐的祝福和理解。曲中女子也是抱着这样的信念,于是她才会一边等待,又一边怨恨。这种自白只有在曲中才能毫不费力地直诉无余,在诗词等韵体中是不易达到此等效果的。
以下的情节曲折多致而富于生活真实。在经过度日如年的等待之后,丈夫终于回到了家,却露出了“乔公事”的蛛丝马迹。妻子追问,忍不住从嗔骂到动手扭住耳朵,然而最后要求丈夫的仅只是把“爱惜前程”的月下盟誓再复述一遍。她不愿让自己相信丈夫在外拈花惹草的事实,心中还忘不了当初“指定梅梢月儿咒”的恋情,这就再度显示出她的善良和痴情。全篇以女子的口吻娓娓诉出,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注重情节的戏剧性,无疑同接受民间说唱文学的影响有关。而散曲套数在逼肖声气、描摹心情、表现生活内容等等方面,确实于韵体中占有特别的优势。
击棹绿萝边,登临意浩然。凭栏迎紫气,俯堞映清涟。
山隐流霞外,秋生返照前。吾庐遥望处,廿里接炊烟。
桃蹊李径有尘埃,初放青莎秀满阶。
想见芊绵古城角,有人嗟我未归来。
黄金台成凡马至,骅骝騄耳俱逡巡。凌云词客新得意,骄嘶高马胡由驯。
彭郎掉头仰天笑,翻身归钓西山鳞。鲈鱼正肥莼菜熟,痛饮三日梨花春。
狂来忽走诸山上,海水一杯莽相向。观潮起色仆未能,文园卧病人亡恙。
世上文章那足论,穷途意气轻相让。丈夫落落非失意,乾坤尚有容汝地。
或可披裘大泽中,不然去采湘江芰。龌龊毋为妻子羞,清狂不畏时人忌。
长安第宅高比天,须臾乌雀罗秋烟。黄金横印何赫奕,指顾牛羊上墓田。
以兹感慨更投笔,曳杖归山抱犊眠。
捲帘看明月,月入树林中。为爱月色好,行过曲廊东。
皓然见明月,清辉照太空。露珠沾薄袖,唧唧閒秋虫。
明月不常圆,我生不常看。少壮能几时,勋业何物换。
美人各一方,迢迢隔银汉。世事徒繁华,彩云终易散。
独立明月下,搔首无穷叹。
蔓草萋迷野色微,嗷嗷鸣雁欲谁依。残花露淡胭脂靥,落木霜凋薜荔衣。
万国旧闻车轨一,九州今见劫尘飞。总戎安得英雄将,不放龙蛇起杀机。
红糁妆条嫋嫋长,人间不合有天香。
千觞未足酬佳丽,回首东风更断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