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出门聊适意,草树碧纷纷。一雨破清晓,四山生白云。
僧楼缘岭出,樵径过桥分。明日重携酒,来浇和靖坟。
猜你喜欢
小院朱阑几曲,重城画鼓三通。更看微月转光风。归去香云入梦。
翠袖争浮大白,皂(zào)罗半插斜红。灯花零落酒花秾(nóng)。妙语一时飞动。
白日在花园的弯曲延伸的红色栏干内几度来回,城市中的彩绘画鼓已经发出了三叠鼓声。风向已转,天上云翳散去,月色光明。回归时瑞香的香味缭绕竟涌进了梦境之中。
劝酒的群妓抢着用大杯劝我们饮酒,她们发髻上一半斜插着红花。夜已深了,灯油残烬零落,而宴会还在热烈地进行,各种酒后狂言痴语一时飞动在宴席餐桌之上。
参考资料:
1、朱靖华,饶学刚,王文龙编著,苏轼词新释辑评(下册),中国书店,,第1106-1108页2、(宋)苏轼著;石声淮,唐玲玲笺注,东坡乐府编年笺注,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07,第346页
重城:古时城市在外城中又建内城,故称,这里泛指城市。画鼓:有彩绘的鼓。三通:指三叠鼓声。光风:光明。香云:谓瑞香花的香气缭绕如云。
翠袖:翠绿衣袖。这里指侍酒群妓。浮大白:本谓罚酒,后世则称满饮大杯酒为浮大白。皂罗:宋时妇女发髻名。斜红:斜戴着的红花。酒花:谓饮酒后面色酣红如花。秾:花木繁盛的样子。
上片开头首先写院中赏花的流连忘返:“小院朱阑几曲,重城画鼓三通。”说明时间已经很晚了。但游兴正浓,特别在雨过天晴之后,月亮趁着微风爬上树梢,草木都散发着熠熠光泽。“归去香云入梦”,等到回归卧室一觉睡去,那缭绕如云的瑞香花香气,竟涌进了梦境之中。词篇倍写出了瑞香花的秾艳魅人,移步换影,时空相映。
下片则细致地描写饮宴场景,衬托出瑞香花赋予人们的无比乐趣。“翠袖争浮大白,阜罗半插斜红。”在酒宴上,甩着翠色衣袖,在阜罗特髻上斜插着红花的漂亮侍酒女郎,往来奔忙着给大家斟满大杯劝酒。写得生动逼真,可谓察物密致。“灯花零落酒花秾”,看来宴席已经很久了,灯花为之零落,而脸上因酣酒所浮现出的红光却异常耀眼。末句“妙语一时飞动”,则尤其传神妙绝。由于过分酣酒,人们已失去常态,各种酒后狂言痴语一时飞动在宴席餐桌之上。“飞动”二字,把情不自禁之态,状溢目前,写形传情,令人揣摩不已:醉人或者跳跃欢唱,或者猜拳罚酒,或者挑逗戏谑,或者跑动打闹……总之,赏瑞香花后的欢乐,尽情表露在酒宴之中了。
此词抒写了赏瑞香花和饮酒作乐的场景心态。全词词彩清华,流丽蕴藉,意象跳跃,章法高老。
湖上兰舟暮发。扬州梦断灯明灭。想见琼花开似雪。帽檐香,玉纤纤,曾为折。渔管吹还咽。问何意、煎人愁绝。江北江南新念别。掩芳尊,与谁同,今夜月。
芳润园林不似贫,年光无尽逐番新。
来禽颜色不禁雨,搏黍语言如惜春。
身外岂关吾辈事,镜中已换昔时人。
神僊定未超尘俗,犹插金貂侍帝晨。
惊浪乘风疾,浮云映水低。卷帆高卧熟,看鹢退飞迷。
山远微分树,村深略辨鸡。蒹葭萦客恨,极望正萋萋。
洛阳开大道,城北达城西。青槐随幔拂,绿柳逐风低。
玉珂鸣战怪,金爪斗场鸡。桑萎日行暮,多逢秦氏妻。
孔子曳杖歌,逍遥梦化后。我梦已逍遥,六字书在牖。
圣愚各有尽,观化一遭走。问我年几何,春秋四十九。
死生若昼夜,当速何必久。即死无所怜,乾坤一刍狗。
回銮下蒲坂,飞旆指秦京。洛上黄云送,关中紫气迎。
霞朝看马色,月晓听鸡鸣。防拒连山险,长桥压水平。
省方知化洽,察俗觉时清。天下长无事,空馀襟带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