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井湄须问扬雄酒,松下空藏智永书。一日挈之来市肆,百年将汝置斋居。
龙泉旧物魁名在,鹤发仙翁手泽馀。我亦有瓶谁抚玩,新诗题罢转愁予。
猜你喜欢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shū)楼阁闲,月明直见嵩(sōng)山雪。
天津桥下的冰刚结不久,洛阳的大道上便几乎没了行人。
叶落枝秃的榆柳掩映着静谧的楼台亭阁,万籁俱寂,悄无人声。在明静的月光下,一眼便看到了嵩山上那皑皑白雪。
参考资料:
1、贺莼,李云朵,王春华编著.唐诗宝鉴闲情逸致卷: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03:第202页-第203页.
天津桥:即洛桥,在今河南省洛阳西郊洛水之上。
萧疏:形容树木叶落。嵩山: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河南省登封市西北面,是五岳中的中岳。
嫣然笑粲。醉靥融滋春意烂。侍宴终宵。欢动帘帏酒易消。尊前狂客。惊见蕊仙新谪籍。珠阖深关。丹就同归海上山。
晋献公之丧,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耳,且曰:“寡人闻之,亡国恒于斯,得国恒于斯。虽吾子俨(yǎn)然在忧服之中,丧亦不可久也,时亦不可失也,孺(rú)子其图之!”
以告舅犯。舅犯曰:“孺子其辞焉。丧人无宝,仁亲以为宝。父死之谓何?又因以为利,而天下其孰(shú)能说之?孺子其辞焉!”公子重耳对客曰:“君惠吊亡臣重耳。身丧父死,不得与于哭泣之哀,以为君忧。父死之谓何?或敢有他志,以辱君义。”稽(qǐ)颡(sǎng)而不拜,哭而起,起而不私。
子显以致命于穆公。穆公曰:“仁夫公子重耳!夫稽颡而不拜,则未为后也,故不成拜。哭而起,则爱父也。起而不私,则远利也。”
晋国献公的丧期,秦国穆公派人慰问公子重耳,并且传达自己的话说:“寡人听说:失去国家(君主权)常常在这个时候,得到国家(君主权也)常常在这个时候。虽然我的先生您恭敬严肃,在忧伤的服丧期间,居丧也不可太久,时机也不可失去啊,年轻人,请考虑一下吧!”
(重耳)将这事告诉舅舅子犯。舅舅子犯说:“年轻人还是推辞吧。居丧之人没有值得宝贵的东西,可珍贵的只有仁爱和亲情。父亲死去这是何等重大的事情啊?还要用这事来谋利,那么天下谁能说清(我们无罪过)啊?年轻人还是推辞吧。”公子重耳(便)对(秦国的)客人说:“君王赏脸吊唁流亡的我重耳,(我)在父亲死去居丧(的时候),不能参与到哭泣(表达)悲哀的丧礼中去,而让您操心了。父亲死去这是何等重大的事情啊?(我)哪里还有其他的图谋来辜负您(来慰问我)的情义啊?”(重耳)行稽颡之礼但不拜谢(秦国来的客人),哭着起身,起身后但不(跟秦国来的客人)私下交谈。
子显复命将事情告诉穆公。穆公说:“仁人啊,公子重耳!叩拜但不拜谢,是他没已晋献公的继承人而自居,所以没有拜谢 。哭着起身,就表示敬爱父亲。起身但不私谈,就表示远离个人利益啊。”
本站。
吊:致吊唁。恒:经常。斯:此,这。俨然:形容庄重、严肃。说:解释。惠:施予恩惠。丧:流亡在外。
或:表疑问。
稽颡:古代一种跪拜礼,屈膝下拜,以额触地,表示极度的虔诚。读音qǐsǎng。后:君主。
公子重耳由于受骊姬的陷害,在晋献公在世时流亡国外。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去世,晋国无主,秦穆公派使者到重耳处吊唁,并试探他是否有乘机夺位的意思。重耳和子犯摸不清穆公的真实意图,怕授人话柄,于己不利,于是婉言表态,得到穆公倍加赞许。
问过舅舅才做决定、学舌舅舅的话:“父死之谓何?”都充分显示出政客的虚伪、善于表演的实质。“爱父”、“远利”之说完全就是欺世盗名之辞。这些话由劝人夺权的秦穆公嘴中说出,就更是刻画出工于权谋的政客众生像。
我甫居祥日,君初失恃年。长哀同念母,不吊独号天。
山北云迷舍,溪南月浸船。慈颜渺何许,悲涕共潸然。
一纸书传万里心,何年仍复听琴音。平沙旧曲今谁授,多少离怀托苦吟。
兰闺梦不到天涯,南北云山道路赊。又是中天秋月朗,夜深应更忆京华。
世卿昔赴南山召,今见南山问世卿。信宿世卿向何处,一片南山空自青。
沧波脚底机全活,勾漏囊中药果灵。且傍铁桥携笛上,乱峰明月试吹听。
年年佳节歌式微,秋浦片帆还欲飞。
万里蜀魂思远道,九歌楚调送将归。
杯中山影分秋色,木末江光借夕晖。
细捻黄花一枝尽,霏霏金屑满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