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上苦多雾,北风吹更长。才交积水气,巳翳太阳光。
浅乱洲渚色,深迷鸿雁行。神奸冯出入,君子慎周防。
猜你喜欢
花时人欲别,每日醉樱桃。买酒金钱尽,弹筝玉指劳。归期无岁月,客路有风涛。锦缎裁衣赠,麒麟落剪刀。
先生得道医牙齿,痛令不痛消弹指。
饱饭吾今八十年,未尝咬著一粒米。
片片帆南指,湝湝水北流。隔船人去蚤,前路也维舟。
登山马径小,径小马才通。汗赭疑沾勒,衣香不逐风。
何殊陇头望,遥识祁连东。
明月枝头香满路。几日西风,落尽花如雨。倒照秦眉天镜古。秋明白鹭双飞处。
自摘霜葱宜荐俎。可惜重阳,不把黄花与。帽堕笑凭纤手取。清歌莫送秋声去。
可惜重阳,不把黄花与:一本无“重阳不把”四字。
“明月”三句,叙秋景。“枝头香”,指桂花。此言明月照桂树,花香飘满路。词人见了眼前之景,忽然想起:如果接连刮起几天西风,那末树上的桂子将要被风吹得满地皆是。“花如雨”,指桂花落如雨点一样,此是类比。“倒映”两句,九日即景之词。言重九夜月亮像秦镜般高悬天空,秋高气爽,水边的白鹭受到月光的惊动,双双冲霄飞去。上片即景和韵。
“自摘”三句,述过节。言词人从自家菜园中摘来了比较干净、新鲜的青葱,适宜于作为重阳祭祀用的菜肴,装盆上供。词人说:只可惜已到了重阳节,我还没有搞到几盆应时的菊花啊!“帽堕”句,化用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诗“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意境。两句言词人九日随俗登高,被山风吹落了帽子,他就笑着请同行佳人代他正冠。他登上高处,清歌一阕,更觉得碧天高远而空旷,但他希望,歌声不要随着秋声的离去而随之消失。此祝辞也。“清歌莫送秋声去”,是词人的衷心希望,因为秋天是万物收获的佳节,所以他不希望匆匆送走“秋声”。下片词人着重阐发自己对“秋声”的感受。
白发荆州叹滞淫,吴衣重杵洛城砧。
遣愁莫上高楼望,只有秋来昼日阴。
溪上望穿石,攲悬如瓮子。石底望溪山,山山如镜里。
平平翠叠中,一峰夭矫起。淡与奇相值,幽艳忽无比。
鬼斧凿天真,刻意出新诡。一处幻玲珑,千崖灿花蕊。
虚空不受云,飞仙无停趾。唯有地籁风,终古来游止。
时时随落花,飘渡秦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