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孙枝郁郁遍三秦,溜雨笼烟不记春。若论花黄忙举子,已曾忙过九朝人。
猜你喜欢
晓枕闻屐声,方知夜来雨。遥怜江南梅,玉立胜越女。
林深笑成暗,溪浅照亦俯。想象不胜情,吾宁久羁旅。
几载不相见,相看倍黯然。人情怜旧雨,天气入新年。
白发残镫里,清樽古驿前。计程翻日记,重为老夫传。
羽翼偏,不能飞。上留田。车轮单,安可驰。上留田。有弟有弟寒且饥。
上留田。为其兄者知不知。上留田。父母既没鞠者为谁。
上留田。
都护新灭胡,士马气亦粗。
萧条虏(lǔ)尘净,突兀(wù)天山孤。
封将军新近消灭了胡人的主力,战士们和战马也都大口地喘着粗气。
敌人被消灭干净,边塞一片萧索、寥落,险峻的天山依旧那么孤单地高耸屹立。
本站。
都护:此处指封常清。
虏尘净:一作“虏塞净”,指没有战争。天山:横贯新疆中部,西部入中亚西亚,全长2500公里。
这首诗作于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主要描写边疆安宁时战士们的生活情景。
前二句,“气亦粗”写出战士们征战极为辛苦劳累,又可见战士们因战胜敌人而士气高昂,欢欣鼓舞,还可见战士们为来之不易的安宁而高兴的同时,也有稍加休憩的愿望。如此复杂的思想感情,诗人准确地抓住了人马都大口呼吸的典型细节,并纤毫毕现地表现出来。想必当时诗人和战士们一样,也是“气亦粗”,于是抑制不住内心那份创作冲动,感而为义,发而为诗。
后二句,“净”字极言边塞十分安宁,也饱含着胜利的喜悦,还饱含着对艰苦征战的回味咀嚼。“孤”字既写出了天山突兀而出的奇景,更是诗人面对边疆安宁、寂寞的景象时放达心境的体现。“虏尘净”、“天山孤”两相对照,生动地反映了以前胡人驰骋天山,曾经耀武扬威、不可一世,如今天山依旧,胡人已遁迹远去这一变化过程。
全诗读来,如闻战阵的战鼓之声,短促有力,铿锵动人,掷地有声,毫不拖泥带水,于极短的篇幅中,有叙事、有写景,形象地刻画出边塞平静时的生活情景,表现了诗人奋战边塞的万丈豪情和卓越的艺术水平。
少年迷翰墨,无异虫蠹木。
诸生程艺文,承诏当品目。
床敷设箱篚,赋纳忽数束。
变名混甲乙,誊写失句读。
昼窗过白驹,夜几跋红烛。
钩深思嘉鱼,攻璞愿良玉。
谈天用一律,呻讯压重复。
丝布涩难缝,快意忽破竹。
圣言裨曲学,割衮缀邪幅。
注金无全巧,窃发或中鹄。
翟公辟痈老,薪槱茂棫朴。
御史威降霜,行私不容粟。
吏部提英鉴,片善蒙采录。
博士刈其楚,铨量颇三复。
因人享成事,贱子真碌碌。
夕日媚澄波,风止鸥近楫。遥汀乍有无,断岸暝烟接。
系缆侵石矶,旅游意已惬。繁星江面飘,历历上眉睫。
崖际耿佛镫,寺楼隐层叠。琅然磬一声,四山下木叶。
千里熙醇政,灵岩喜访寻。
登临云拥座,穿径筍成林。
乐逐天风远,尘随宿雾沈。
绮罗红作队,冠盖绿交阴。
下顾关河小,寒知洞壑深。
松枯存旧节,花老见初心。
旌棨岚光润,罇罍野气侵。
朋游敦雅契,吏隐共知音。
□愧翁归拙,难攀子厚吟。
城楼传晚角,绮陌骑駸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