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郎采菱叶尖,妾采荷叶圆。
石城愁日暮,各自拨归船。
猜你喜欢
月暗送湖风,相寻路不通。
菱(líng)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
月色幽暗湖面吹来徐徐夜风,寻人不见道路曲折宛转不通。
歌声悠扬时断时续经久不息,知道心爱的姑娘就在这塘中。
参考资料:
1、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213-14
小长干:属长干里,遗址在今南京市南。长干曲,乐府杂曲歌辞名,内容多写长干里一带江边女子的生活和情趣。湖:一作“潮”。
菱歌:采菱之歌。不彻:不尽;本为不尽之意,在这里是指歌声时断时续,经久不息。
小长干,属长干里,遗址在今南京市南,靠近长江边。长干曲,乐府杂曲歌辞名,内容多写长干里一带江边女子的生活和情趣。崔国辅的《小长干曲》内容也如此。
这是一首表现古时江南青年男女对爱情执着追求的小诗。全诗风格清新,语言晓畅,于平淡自然中见含蓄委婉,很耐人寻味。
“月暗送湖风”,诗一开头,即点明时间是夜晚,地点是湖滨。月暗,不是没有月光,而是月色暗淡;湖风用“送”,带有舒展、爱抚的感情色彩,切合小伙子此时的感受。因为他很兴奋、很欢快,湖风吹到他的身上就显得特别轻柔,好像大自然特意为他送来的一般。这一句五字,勾出了一幅月色朦胧、湖风轻拂的艺术画面,造成了一种优美而颇具神秘色彩的环境气氛。
在这富有诗情画意的水乡湖滨,一位年轻人,踏着月色,沐着凉风,急忙忙、兴冲冲地走着。但是夜色暗淡,道路难辨,走着走着,突然路被隔断了。“相寻路不通”,侧面点出了菱湖之滨的特点:荷塘满布,沟渠纵横,到处有水网相隔。这个小伙子事先并未约会,只因情思驱使,突然想会见自己的恋人。一个“寻”字,传出了其中消息,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
正在焦急踌躇之际,优美动听的菱歌吸引了小伙子的注意,他侧耳谛听,仔细辨别是谁的歌声。彻,本为不尽之意,这里用来形容菱歌的时断时续,经久不息,同时也描摹出歌声的清脆、响亮。姑娘们用歌声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幸福的憧憬,读者能从这歌声中想象出那采菱姑娘天真活泼、娇憨可爱的神情。
听着听着,小伙子又眉开眼笑了,知道自己的意中人,就在那不远的荷塘中。“知”字十分传神,不仅表现了小伙子心情由焦急到喜悦的变化,而且点明小伙子对姑娘了解得非常透,甚至连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非常熟悉。读者正可从其知之深推测其爱之切。
全诗在结构上符合起承转合的特点。首句以“月暗送湖风”起兴,开门见山,交代了事情的大致时间和起因。次句“承”,承接首句,陷入“相寻”却“路不通”的窘境。三句“转”,菱歌不停辍,反复吟唱,进而打破“相寻路不通”的僵局。末句“合”,合拢全诗,发现那人在荷塘边,豁然开朗。
短短的一首抒情诗,能写出诗中主人公的形象和思想活动,并有起伏、有波澜,给人以层出不穷之感。若非巧思妙笔,匠心独运,恐怕难以达到这样的艺术境界。可见诗人的艺术功力。
亭虚偏受月,来往独思君。晚饭饥仍懒,秋砧远更闻。
寡营常采药,多病久离群。不有桓谭出,谁能识子云。
诗句摩空,既留得、白云黄鹤。又几辈、金戈铁马,英灵磅礴。
此派江山忒侥倖,我怀天地同牢落。且振衣、禹稷古行宫,晴川阁。
形胜地,通侯博。凭吊处,丰碑卓。顾瘦怯书生,茜纱衫薄。
懒和髯苏说风月,欲寻小范言忧乐。笑经年、三食武昌鱼,流霞嚼。
世绪传英德,时才播令名。锦裀终袭庆,桂籍旧升荣。
仕路登优绩,朝闺服俊声。风猷著台阁,操尚冠簪缨。
坟衍方谋学,冰霜未底清。分忧膺阃寄,颁教洽舆情。
会府资谋计,中闱念笃诚。汉庭当继好,戎帐去修盟。
通币旋君节,飞刍拥使旌。舟车勤转漕,仓廪庆丰盈。
廉士祈甄用,贪官愧窜惊。凤书来辇毂,熊轼镇荆衡。
压境无喧讼,连畴近力耕。腾谣闻五裤,行乐护千兵。
道路纤尘绝,人家协气生。涣恩飞睿诏,华序拜名卿。
更直群书府,于宣百粤城。祖筵徒恋恋,仙舸重行行。
预想歌来暮,前期报政成。上心方简注,元鼎伫和羹。
尘埃奔趋插手板,十年已卖山中闲。
相逢少室若交旧,白云与我开容颜。
风驱烟气云敝幕,天覆碧玉无瑕瘢。
我疑岳神宴天上,扫洒伊洛为图看。
又疑山鬼有寒税,纩絮万叠输阴官。
色如可餐无厌饱,颇梨为甑炊琅玕。
去去不观不能已,一里回首百据鞍。
长安许生以画名,闲暇拂拭新素纨。
能求山高水深趣,常恐造化在笔端。
每观云泉得意处,拟写男女家其间。
今对异景惭首鼠,愚若犬彘编槽栏。
君诗托我有深意,明月一杯心往还。
七百年中电火忙,元城游处佛灵彰。后来鹦鹉新禅长,曾忤猢狲旧队王。
山尚有神能迓客,僧关何党亦投荒。行人难解衰朝恨,黄叶空林话夕阳。
厌世思遐托,寻山得再过。叶经霜稍薄,花散雨全多。
定水分泉窦,慈云湿薜萝。携尊藉朋好,舍筏坐嵓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