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借问美人居,云住城东隅。背有桃李馆,前临车马衢。
十三妙歌舞,十五冠名姝。
猜你喜欢
维南有曾城,下瞰梁王台。痽构翳云日,歌钟暮徘徊。
芳草遍旧畿,山川邈悠哉。
春城花烟满,杳霭生夕阴。白马系芳树,绣袪弹鸣琴。
樗蒲少年子,一掷千黄金。
黑姓蕃(fán)王貂(diāo)鼠裘(qiú),葡萄宫锦醉缠头。
关西老将能苦战,七十行兵仍未休。
黑姓蕃王身穿貂鼠皮袭,酒醉起舞得来彩缎锦绸。
关西老将惯于辛苦征战,年已老大仍然转战不休!
参考资料:
1、刘开扬.岑参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112-113
2、高光复.高适岑参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247-249
黑姓蕃王:指统辖一方的少数民族王侯或高级将领。貂鼠裘:即韶皮袍子。葡萄宫锦:绣有葡萄图案的丝织品。宫锦,王宫中所用的名贵丝织品。醉缠头:唐人宴会时,常酒酣起舞,赠舞者以缠头。缠头,古时歌舞的人把锦帛缠在头上作妆饰,称为“缠头”。
关西:指函谷关以西地区。汉代有“关西出将,关东出相”的说法。行兵:统兵作战。
诗的前两句写边镇少数民族将领的逸乐。从三个方面写黑姓蕃王的生活:一是穿着:貂鼠裘以示名贵;二是宴饮:写纵荡不羁;三是玩物:葡萄宫锦以示器物的奢侈。写边镇蕃王,不去写他的军事生活,而是选择一些细节写他的享乐生活,可以看出他们的地位,他们的骄纵。
诗的后两句写关西老将长期征战之苦。“能”,主要不是说具有能力,而是说其不得已。一个“苦”字,是关西老将全部征战生活的写照。“七十”,写出了老将年迈而非确指。“仍”概括了老将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征战生活,“苦”字自在其中。写“关西老将”专写其征战生活,与“黑姓蕃王”适成鲜明对照。“黑姓蕃王”逸乐如彼,“关西老将”苦战如此,诗人因而感慨。诗中仅把两种鲜明对照的现象作客观罗列,而写的实际是诗人所感。
岑参这篇作品以自己边地所见把“黑姓蕃王”与“关西老将”作鲜明对照,表现了汉、蕃两族将领的苦乐不均,这样,这首诗就上升到了政治层面,使诗歌境界得到了提升。
北邙新旧只累累,何惜心怀不醉归。是处人家作寒食,海棠初发杏花飞。
虎兕来,犹可奔,狼师一来人无存。大征纵杀玉石焚,昔人雕剿只一村。
雕剿功成赏不厚,大征荫子还荫孙。杀一不辜尚勿为,何况万骨多冤魂。
愿君爵赏毋苟贪,但以三槐植尔门。
乔倩香埋落北阡,伤心不忍说蓝田。空怜死有招魂赋,自恨生无种玉缘。
蝉鬓轻盈不耐风,水亭帘幕怕朝东。瑶笺锦字无人寄,碧海青山有路通。
倦态谩同芳草弱,愁颜不分小桃红。天涯荡子经年去,踪迹东西类转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