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城头山独占,云际斗高悬。丹壑外无地,翠微中有天。
河流千古水,树绕万家烟。不尽寻山兴,清秋有暮蝉。
猜你喜欢
出城问穷僻,负郭正潇洒。主人著书长闭关,嘉树当门宜系马。
下马上堂还读书,新诗古琴双起予。昏鸦栖鸡欲敛翼,兴尽将去犹须臾。
徒见城中轩冕客,不如吾人一逢掖。安得茅茨同里居,子在东阡我南陌。
前日过铜柱,今晨望虎牙。性命付孤舟,急滩纷若麻。
江束湍淅怒,轰轰走鸣沙。乱石森牡齿,揭天虎口砑。
悬流触石转,百折飞浪花。有时喷淖起,水石相谽谺。
斗矗一间屋,盘作千寻洼。俯愁裂坤轴,仰见侧日车。
偶与赍俱入,便闯龙伯家。柁师工撇捩,凝竦不敢哗。
狎恰已出险,身手良可夸。桅镫步头舣,旅鬓悲鬖髿。
饥寒真有力,迫我轻三巴。
落莫谁家子,来感长安秋。
壮年抱羁(jī)恨,梦泣生白头。
瘦马秣(mò)败草,雨沫飘寒沟。
南宫古帘暗,湿景传签筹(chóu)。
家山远千里,云脚天东头。
忧眠枕剑匣(xiá),客帐梦封侯。
是谁家男儿流落在京城,无依无靠,独对寂寞的寒秋?
青壮之年长抱着羁恨,梦中悲泣,只换得白发满头。
像一匹干瘦的马,以败草为食,冷雨萧萧,水沫漂浮在寒沟。
贡院的旧帘遥看黯然,透过雨幕,听得见更声幽幽。
家山啊,远隔在千里之外,在那天边,那云脚的东头。
满怀忧愁,枕着剑匣入眠,封侯之愿,也许这梦中得酬。
参考资料:
1、吴企明编选.李贺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107-108
2、滕学钦.李贺诗歌全集简疏今译:中国书店,2010:156
落莫:落魄潦倒。
秣:饲养。
南宫:尚书省,此诗专指尚书省中主管官员选授的吏部。崇义里离尚书省很远,无法目及,此乃隐喻有司昏庸。湿景:雨影。签筹:古代报时用的竹筹。这句意谓只听到敲更声从雨影中传来。
天东头:长吉家在洛阳福昌县,在长安之东。
客帐:他乡的住处。这里指崇义里。封侯:投笔从戎,立功以封侯。
诗人李贺抱着满腔热忱来到长安,冀望通过“荫子得官”的途径,求得一官半职,实现其济民报国的人生抱负。而现实生活对他的回报却是无情的,奉礼郎官职卑微,受尽皇亲国戚、达官贵人的冷遇和排挤,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愤,时时袭来心头。在萧瑟寒冷的秋雨中,他滞留馆舍,触景生情,凭借诗句抒发郁结于心头的忧愤。诗的首句用“谁家子”唱发,“仿佛自问,极愤郁之致”(叶葱奇《李贺诗集注》)。诗人来到长安,感受到秋意的萧瑟,更感受到“落莫”与“牢落”,壮年怀着羁居他乡的怨恨,梦见自己白发满头,暗自悲泣。“瘦马”以下四句,从直接抒情转入即景描写,诗人所骑的瘦马,喂饲劣等草料,雨沫飘零在寒沟里;遥望南宫,古帘下一片昏暗,只听到更筹声从雨中传来。笔触细致的景物描写,紧紧扣住“滞雨”的题意行笔,既能表现诗人贫困、飘零的景况,又能暗喻吏部官员的昏庸,着墨不多,而意境融沏。最后四句,诗人驰骋想象,一会儿想归回故乡。家乡远在千里之外的白云脚下,一会儿又想到投笔从戎,立功封侯。诗人不甘心沉沦下僚,不满于现状,亟想摆脱困境,徘徊于进退、穷通之间。
全诗基调极为低沉忧郁,结尾突然振起一笔,写出“客帐梦封侯”的诗句,以寄托自己的生活理想,自作宽慰之语。
秋雨初晴后,鸡冠早放花。
飞鸣欲何向,艳冶自堪夸。
僻地裁红锦,遥天随彩霞。
金门多绛幘,分与野人家。
碎锦铺寒日,烂红偷早春。芳葩知耐雪,浓艳欲撩人。
暮烟山雨添色,重更精神。摇动微微霜月,巫峡近前身。
似嫌梅冷澹,若共杏温存。天教禁冷,生成雪骨冰魂。
喜闲门住傍,有花山下,对花日日开尊。
溟濛烟景似江皋,静赏何须郭外遨。点点暗滋花气色,祁祁尽作麦脂膏。
洗开玳瑁湘妃竹,裛损烟脂阿母桃。昨日君王倚栏看,东风吹湿赭黄袍。
平生沈东阳,鹤骨俨如故。朝来闻巾车,载酒定何处。
暮归坐东轩,翰墨有佳趣。当持乌丝栏,为乞锦囊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