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仙郎七十气空群,却向清时卧白云。綵笔旧高南海色,交梨析向紫薇分。
怀中莽挟青龙气,膝下看成彩凤文。我上峰头拾瑶草,与君沉醉坐氤氲。
猜你喜欢
月落城乌啼未了,起来翻为无眠早。薄霜庭院怯生衣,心悄悄,红阑(lán)绕。此情待共谁人晓?
月亮已经落下,城头上栖息的乌驴仍啼呜不已。我辗转难眠,索性披衣到庭院里去。院子里结着薄霜,寒意透入我尊薄均夏衣。我在回廊里徘徊,忧愁满腹,这种心绪能告诉谁人知道呢?
参考资料:1、(清)纳兰性德著;侯清恒,李少辉注评.纳兰词赏析,:中国言实出版社,2015.04:第472页2、(清)纳兰性德著;墨香斋译.纳兰词双色插图版: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10:第282页。
天仙子: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此调有单调、双调,唐人用单调,宋以后始有双调,此体为单调小令,三十四字,五仄韵。城乌:城楼上的乌鸦。“薄霜”句:谓清晨庭院里一层薄霜,凉意袭人,夏衣已不胜其寒。生衣:夏衣。唐王建《秋日后》:“立秋日后无多愁,渐觉生衣不著身。”
这是一首表达相思和孤寂之情的词作。
整首词前五句都是写景,对那位夜来无眠的愁人形象进行了生动的刻画,通过愁人的耳之所闻,心之所思,身之所感等细节的描写,勾画出他此时的孤寂与无聊意绪。
夏天的衣服想必是较为单薄的,而词人在内悲凉之中,似乎也忘记了更换衣物,就这样穿着单衣来到庭院中。此时此刻,词人唯觉得八中悄然黯淡,左右环顾,看红色的栏杆围绕四同,改言又止之下,只是叹了一句,心中这样的情怀不知有谁知道。纳兰调是含素的,而有时甚至略显晦涩。“心悄悄,红阑绕”,若是有人相伴,则不会到这样孤寂无期的境地,即使失眠,也能同游庭院中,清设闲话,或仅仅是陪伴也好神。
最后一句写情,将词中所酝酿的愁怨一下子抒发出来,令人动容。
全词通篇都使用了词人最为擅长的白描手法,空灵自然,景情俱到,篇末点旨,但景情俱到。整首词显得格外空灵自然。在篇末,搁下一个或许已不需要回答的问题,将全词孤清寂寞意境推向了顶点。全词表达了词人相思孤寂的情怀。
尊酒论文已恨迟,今年却赋送君诗。他时回首谁堪忆,春有樱花秋木犀。
绿树青霞昼不分,水边书阁净迎曛。
知君正在山中住,雨过长生石上云。
昔人四十便称翁,今我早衰将毋同。我来作客翁作主,惭无健笔追宗工。
文章偶然作游戏,宾客可欺宁儿童。如何一代论风雅,门生乃尔相推崇。
故人途遇朱公叔,邀我来看西南峰。丰碑屹立恣摹拓,老梅媚妩藏深丛。
群山奔赴雪初霁,涧泉一夜添清潨。亭前置酒当日暮,山僧秉烛头如蓬。
诗人循吏自有在,盛名饮啄皆为功。官长今无醉翁醉,岁事不见丰乐丰。
时晴仆夫促更发,盐官行李殊匆匆。
五云楼阁阆风高,玉女轻轻月下敲。
軿御为人催凤驾,功名报我在螭坳。
寒灰草出千言妙,爇烬诚由一念交。
何事赋诗徵速和,一吟聊解子云嘲。
范君仙吏术何高,欲祷灵扃只一敲。
借箸立谈神斡运,画灰成字势盘坳。
三钱舞卜堪为侣,五斗师来可缔交。
神力也须人力附,寄言诗将莫轻嘲。
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一声寒食夜,数朵野僧家。谢豹出不出,日迟迟又斜。
春风春雨入山时,便借清流浣旧衣。活水引龙归古洞,老松栖鹤上高枝。
看花得意流连舞,坐行随阴次第移。踪迹往来难捉摸,此中疑有白云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