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久客金台雨,浑忘铁瓮潮。人从嗤汗漫,帝许号逍遥。
五岳环孤枕,三天挂一瓢。秋风大鹏背,稳坐上扶摇。
猜你喜欢
又名:怅诗
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chóu)怅(chàng)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自己寻访春色去的太晚,以至于春尽花谢,不必埋怨花开得太早。
自然界的风雨变迁使得鲜花凋谢,春天已然过去,绿叶繁茂,果实累累,已经快到收获的季节了。
本站。
自是:都怪自己。校:即“较”,比较。
狂风:指代无情的岁月,人事的变迁。深红色:借指鲜花。子满枝:双关语。即使是说花落结子,也暗指当年的妙龄少女如今已结婚生子。
关于此诗,有一个传说故事:杜牧游湖州,识一民间女子,年十余岁。杜牧与其母相约过十年来娶,后十四年,杜牧始出为湖州刺史,女子已嫁人三年,生二子。杜牧感叹其事,故作此诗。这个传说不一定可靠,但此诗以叹花来寄托男女之情,是大致可以肯定的。它表现的是诗人在浪漫生活不如意时的一种惆怅懊丧之情。
全诗围绕“叹”字着笔。前两句是自叹自解,抒写自己寻春赏花去迟了,以至于春尽花谢,错失了美好的时机。首句的“春”犹下句的“芳”,指花。而开头一个“自”字富有感情色彩,把诗人那种自怨自艾,懊悔莫及的心情充分表达出来了。第二句写自解,表示对春暮花谢不用惆怅,也不必怨嗟。诗人明明在惆怅怨嗟,却偏说“不须惆怅”,明明是痛惜懊丧已极,却偏要自宽自慰,这在写法上是腾挪跌宕,在语意上是翻进一层,越发显出诗人惆怅失意之深,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懊恼至极的情绪。
后两句写自然界的风风雨雨使鲜花凋零,红芳褪尽,绿叶成阴,结子满枝,果实累累,春天已经过去了。似乎只是纯客观地写花树的自然变化,其实蕴含着诗人深深惋惜的感情。
此诗主要用“比”的手法。通篇叙事赋物,即以比情抒怀,用自然界的花开花谢,绿树成阴子满枝,暗喻少女的妙龄已过,结婚生子。但这种比喻不是直露、生硬的,而是若即若离,婉曲含蓄的,即使不知道与此诗有关的故事,只把它当作别无寄托的咏物诗,也是出色的。隐喻手法的成功运用,又使此诗显得构思新颖巧妙,语意深曲蕴藉,耐人寻味。
天暖酒易醺,春暮花难觅。
意行到南园,杏子半红碧。
轻风动高枝,可望不可摘。
耸肩跂一足,偶尔攀翻得。
攀条初亦喜,折条还复惜。
小苦已自韵,未酸政堪吃。
聊将插鬓皈,空樽有余沥。
并抽新笋色渐绿,迥出空林双碧玉。春风解箨雨润根,一枝半叶清露痕。为君当面拂云日,孤生四远何足论。再三抱此怅为别,嵩洛故人与之说。
东湖水与银汉通,扶桑倒影冯夷宫。朝看浴日天门上,暮取明珠月窟中。
天人住此抱奇气,胸藏云梦兼泾渭。一自龙飞入紫微,客星遂极人间贵。
钓竿拟去倚蓬壶,水槛日日空飞凫。天子呼来侍玉辇,行人遥指避金吾。
九关虎豹严呵卫,半夜貂裘不遑寐。误临太液梦沧浪,髣髴渔歌闻鼓枻。
寄语草堂湖上山,许身此日未应閒。持盈早毕澄清志,不羡当年衣锦还。
千山动残寒,万里有积雪。云影互往还,江光乍明灭。
居人灯火寂,城堞笳鼓歇。忧端感时序,取酒消愤结。
冷日苍山下,相逢笑又颦。
文章已脍炙,名位尚埃尘。
昔见缨尝请,今言雉欲驯。
腥膻满南郡,忍醉解池春。
入寺层层百级梯,野堂更与白云齐。
平观碧落星辰近,俯见红尘世界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