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昨夜春风拂苑墙,三千南内斗红妆。朝来凤辇花前过,报道君王入上阳。
猜你喜欢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diàn)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cì)锦袍。
昨夜的春风吹开了露井边的桃花,未央宫前的明月高高地挂在天上。
平阳公主家的歌女新受武帝宠幸,见帘外略有春寒皇上特把锦袍赐给她。
本站。
露井:指没有井亭覆盖的井。未央:即未央宫,汉宫殿名,汉高祖刘邦所建。也指唐宫。
平阳歌舞:平阳公主家中的歌女。新承:一作“承新”。
前两句中,昨夜风开露井桃”点明时令,切题中“春”字;露井旁边的桃树,在春风的吹拂下,绽开了花朵。“未央前殿月轮高”点明地点,切题中“宫”字。未央宫的前殿,月轮高照,银光铺洒。字面上看来,两句诗只是淡淡地描绘了一幅春意融融、安详和穆的自然景象,触物起兴,暗喻歌女承宠,有如桃花沾沐雨露之恩而开放,是兴而兼比的写法。月亮,对于人们来说,本无远近、高低之分,这里偏说“未央前殿月轮高”,因为那里是新人受宠的地方,是这个失宠者心向往之而不得近的所在,所以她只觉得月是彼处高,尽管无理,但却有情。
后两句写新人的由来和她受宠的具体情状。卫子夫原为平阳公主的歌女,因妙丽善舞,被汉武帝看中,召入宫中,大得宠幸。“新承宠”一句,即就此而发。为了具体说明新人的受宠,第四句选取了一个典型的细节。露井桃开,可知已是春暖时节,但宠意正浓的皇帝犹恐帘外春寒,所以特赐锦袍,见出其过分的关心。通过这一细节描写,新人受宠之深,显而易见。另外,由“新承宠”三字,人们自然会联想起那个刚刚失宠的旧人,此时此刻,她可能正站在月光如水的幽宫檐下,遥望未央殿,耳听新人的歌舞嬉戏之声而黯然神伤,其孤寂、愁惨、怨悱之情状。
诗文中的写作特点就是咏的都是汉宫旧事,实际上是以汉喻唐,借古讽今。诗以“昨夜”总领全篇,一、二两句切题,点名时令和地点;后两句对新宠者进行直接描述,明写新人受宠的情状,暗抒旧人失宠之怨恨。这首诗通篇写春宫之怨,却无一怨语怨字。作者着力于背面敷粉,以侧面打光的手法,使其明暗清晰。全诗虚此实彼,言近意远:似乎无怨,怨至深;似乎无恨,恨至长。实乃弦外有音的手法,所谓“令人测之无端,玩之不尽”,这正体现了王昌龄七绝的特点。
全诗写春宫之怨,却无怨语怨字。作者着力于背面敷粉,以侧面打光的手法,使其明暗清晰。诗明写新人受宠的情状,暗抒旧人失宠之怨恨。虚此实彼,言近意远:似乎无怨,怨至深;似乎无恨,恨至长。实弦外有音的手法。
流莺春晓唤樱桃,花外传呼殿影高。抱里琵琶最承宠,君王敕赐玉檀槽。
长门花满月华高,云锁珠帘护碧桃。夜静南宫歌吹发,新声遥奏郁轮袍。
玉阶草色上窗纱,深锁葳蕤隔翠华。添罢晚妆无一事,白樱桃下试琵琶。
杏花庭院廉纤雨,火暖博山飞碧缕。金笼鹦鹉晓惊寒,似隔红窗共人语。
画阑十二春迟迟,忍闻别院争弹棋。妆罢日长无个事,华笺自写留春词。
柳带袅风成百结,海棠零落胭脂雪。笑携女伴踏苍苔,漠漠香尘污罗缬。
云住山色佳,云去山骨瘦。云物屡变更,青山但如旧。
子华亦何人,胸有山水痼。嵯峨万叠青,收拾在尺素。
春云去何之,出谷渐弥布。滃郁复氤氲,天下期盖覆。
或然化甘霖,江山起烟雾。枯槁及林木,巨细沾雨露。
慎勿谩遮天,掩蔽激众怒。无心我亦云,偶出非有故。
读书幸不多,早被儒冠误。巍然抗高节,要与云同步。
得失费卷舒,坐阅岁月度。富贵情易图,不义愧攀附。
负郭二顷田,自足慰衰暮。慇勤送云出,我欲寻归路。
云将孤岛翳,雨阻一江分。竟日岚犹湿,终宵汐迸闻。
游心飞浩渺,望眼入氤氲。莫恨登临晚,晴时是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