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且莫论人成败中,郑君终不负重瞳。是谁浮海祈王帅,有客临江吊楚公。
应怪荒朝偏得士,翻嫌新主未怜忠。更闻一掌柯陈地,三百年来道未通。
猜你喜欢
胥口驿前风路饶,钟声渔火最魂销。月明子夜谁家笛,人上吴江第几桥。
旧雨渐成萍迹散,春风应惜马蹄遥。缘知一别愁如许,剪烛篷窗话晚潮。
湘岸初晴淑景迟,风光正是客愁时。幽花暮落骚人浦,芳草春深帝子祠。往事隔年如过梦,旧游回首谩劳思。烟波自此扁舟去,小酌文园杳未期。
南溪太史还朝晚,息驾江陵颇从款。
彩毫曾咏水仙花,可惜国香天不管。
将花托意为罗敷,十七未有十五余。
宋玉门墙纡贵从,蓝桥庭户怪贫居。
十年目色遥成处,公更不来天上去。
已嫁邻姬窈窕姿,空传墨客殷勤句。
闻道离鸾别鹤悲,藁碪无赖鬻蛾眉。
桃花结子风吹后,巫峡行云梦足时。
田郎好事知渠久,酬赠明珠同石友。
憔悴犹疑洛浦刀,风流固可章台柳。
宝髻犀梳金凤翘,尊前初识董娇饶。
来迟杜牧应须恨,愁杀苏州也合销。
也把水仙花说似,猛省西家黄学士。
乃能知妾妾当时,悔不书空作黄字。
王子初闻话此详,索诗裁与漫凄凉。
只今驱豆无方法,徒使田郎号国香。
天地花无数,寒花色乃佳。古诗拈未出,除是长官来。
开国维东井,城池起北辰。
咸歌太平日,共乐建寅(yín)春。
雪尽黄山树,冰开黑水津。
草迎金埒(liè)马,花伴玉楼人。
鸿渐看无数,莺歌听欲频。
何当桂枝擢(zhuó),还及柳条新。
建国立都对应着东井星宿,城池从北辰处开始延伸。
百姓们都在歌颂太平盛世,共同沉浸于正月欢乐春。
黄山树上的冬雪已经化尽,黑水渡口坚冰也已消融。
金沟边青草丛生如迎春到,香花开放陪伴玉楼美人。
眼前无数鸿鸟在空中飞翔,黄莺频频传来美妙歌声。
什么时候能在科举中登第,回家还赶得上柳条清新。
参考资料:
1、彭定求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72
2、彭国忠等.唐代试律诗.合肥:黄山书社,2006:6-7
开国:指建国立都。维:连结。一作“移”。东井:星宿名,位处银河之东,也称井宿。维东井,指唐都长安与东井对应。起:一作“对”。北辰:指北极星。
咸:全,都。建寅:指夏历正月。
雪:一作“云”。黄:一作“青”。黑水:此指渭水。津:渡口。一作“滨”。
金埒:指用金堆成的矮墙。伴:一作“醉”。玉楼:华丽的楼。
鸿渐:谓鸿鹄飞翔从低到高,循序渐进。歌:一作“声”。
桂枝擢:喻指科举及第。还:指归家。
此诗是命题写景之作,亦是试律诗的主要题材之一。首二联从正面破题,但并非直接点破,而是以“东井”“北辰”破“长安”,以“建寅春”破“早春”,且同时总起全诗。三联承写诗题中的“早春”二字,描写冰消雪融之景。四联具体描摹的是早春时节,草长花开之景,且又加入了人们游春的活动。“迎”“伴”二字都用了拟人手法,赋予花草以人格色彩,使它们显得如此有情、可爱。相对于四联主要描写植物,五联描写的却是春天动物的活动。此联上句是远景的描述,下句由视觉转入听觉,描写了黄莺的啼鸣。末联表面上仍写春色,实际上是表达了作者希望自己早日登第出仕,以有所作为的理想和抱负,也表现了作者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绵衣似热裌衣寒,时景虽和春已阑。诚知暂别那惆怅,明日藤花独自看。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
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
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
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