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日惨天垂大庾阴,楼居人去白云深。千秋尚记灵椿祝,百折常悬寸草心。
砌袅馀花增怅望,窗摇残叶助悲吟。枝头夜夜啼乌宿,肠断西陵月下砧。
猜你喜欢
陶侃(kǎn)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诘曰:“汝(rǔ)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biān)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陶侃曾经外出游玩,看到一个人拿着一把没熟的稻穗,陶侃问:“你为什么用这个呢?”那人说:“我走在路上看见的,姑且取来玩玩罢了。”陶侃非常生气地说:“你既然不种田了,还随意戏弄别人的庄稼!”陶侃把那人抓起来用鞭子打。因此老百姓都勤恳地耕地,家家生活宽裕,人人丰衣足食。
本站。
尝:曾经。出:外出。持:拿着。何为:即“为何”,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指干什么。云:说。聊:姑且。耳:罢了。汝:你.不田:不种田。田:名词作动词,种田。贼:毁害,毁坏,损害,伤害。执:抓住。鞭:名词作动词,抽打。是以:因此。勤于农植:即“于农植勤”,对农业肯下苦力。给:富裕,足,丰足。足:足够。聊取之耳:随便取来玩玩罢了。汝既不田:你既不努力种田。戏贼人稻:为了游戏破坏农民的庄稼。陶侃:史称陶侃为荆州刺史,在所辖的长江中游地区,甚至“道不拾遗”。这显然与他的爱惜民力,重视生产有关。出:外。持而鞭之,而:表转折。
这个故事体现了陶侃爱民如子,珍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正直、重视农耕,爱护农业生产,保护农民利益的品质。
节俭是中华名族的优良传统。珍惜劳动果实,则是农民辛勤劳动的尊重。陶侃用他的实际行动传承了这一美德,并因此换来了一方百姓的丰衣足食。作为青少年,我们更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应该珍惜粮食。
作者对陶侃态度是赞扬,表现了陶侃爱民如子,珍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正直的特点。
彷佛沧溟见玉人,合茹珍重口生春。谁云分体吴宫里,不及江妃罗袜尘。
不与椿龄远,先伤棣萼零。宸章怀旧德,惠节入新铭。
后世推名教,当朝重典刑。东维跨箕尾,一化本同灵。
多病春来久索居,祖筵花柳出郊初。湖中远兴依沙鸟,雨外清尊荐野蔬。
名姓会看当宁识,勋劳应付史官书。登朝且上安边疏,漫学文园赋子虚。
一瓢一笠挂西林,不负生平有此心。易补高低篱作障,难分新旧竹为阴。
瓶添水满浇松大,杖拨云开引路深。愧死吾侪诸弟子,相依谁学树栖禽。
东庄小筑欠迂回,差喜春花面面开。文从肯临看绿竹,蓬门愿与扫苍苔。
清新句为园生色,隽妙香从腕底来。惭愧班门思弄斧,高吟难继莫相猜。
西游陈迹浩无穷,回首真同一梦中。
柳拂驿墙思凤集,鼓喧市里忆蚕丛。
故人丘陇秋芜碧,旧隐园林夕照红。
自闵未能忘感慨,浩歌弹剑送飞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