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铁骑牙旌控上游,飞书驰檄羡风流。谁言夹谷偏文事,共识南阳借武侯。
大吏百城环绣斧,材官十郡扈清油。千山月色胡床夜,独奏梅花坐海楼。
猜你喜欢
十年云水断风尘,一为酬知谢隐沦。击楫岂容高卧士,飞樯聊作浪游人。
长康破冢应无恙,逸少临池合有神。无奈梦魂秋色里,白蘋红蓼唤垂纶。
十万貔貅候羽旗,登坛横槊赋成时。频年汉阙丝纶下,此日辕门号令驰。
大海潮生强弩合,平湖波煖画船移。丹青第一麒麟上,肯数班侯骨相奇。
一斥嗟江国,同游忆禁林。如闻视草暇,犹有拔茅心。
人事伤川逝,吾生叹陆沉。百年频泣玉,众口已销金。
周鲁诗三百,篇篇自有归。人心散堙郁,物意露幽微。
原本今无复,风华比益非。遒人不知采,空此缀明玑。
虹霓鼻息不堪攀,从此高门海上山。破屋休欺穷杜老,胸中广厦万千间。
故人通贵绝相过,门外真堪(kān)置雀罗。
我已幽慵(yōng)僮(tóng)更懒,雨来春草一番多。
老朋友和达官贵人们不再和我往来,我门庭冷落,真的可安放捕鸟的网罗。
我已懒散无聊,什么都不做,家中的仆人更是懒过我。你看,一阵春雨刚过,门外的青草又长了许多。
参考资料:
1、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144
2、李梦生.宋诗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52
故人:老朋友。通贵:达官贵人。绝相过:断绝来往。“门外”句:谓门庭冷落,可安放捕鸟的罗网。这里用此典,说明人情冷暖。罗:捕鸟的罗网。
幽慵:闲散疏懒。僮:仆人。一番多:一倍多,这里指很多。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咏闲居是重要主题之一,也称为闲适诗。对诗人们来说,所谓闲,不仅仅是没事做或不做事,而是相对出仕忙于公务而言,所以闲居诗往往成了隐居诗的代名词。司马光退居后,不能忘怀于朝廷政治,所以这首《闲居》写闲而实不闲,至少是身闲心不闲,因而格调与传统的闲居诗不同。
诗前两句说自己的老朋友及昔日的同僚们纷纷倒戈,支持新法,与自己断绝来往,家里安静得门可罗雀。第二句用汉翟公典故,讽刺人情冷暖,世风不古,表示自己胸中的不平。下半由此发挥。众叛亲离,他自然郁郁寡欢,对任何事都漠不关心,无精打采。连仆人也改变了以往惯有的勤俭,乘机偷懒,一场春雨过了,庭前杂草丛生,也没人去管。“僮更懒”三字,道出无限辛酸,大有“运衰奴欺主”的味道。
从表面上看,这首诗句句写闲,门庭冷落,无人过访,就少了许多应酬,可以空闲;自己慵懒,无所事事,也是闲。但诗人笔下展示的生活场景不是优游闲散的,而是内外交困的;诗人的心情也不是恬淡安适的,而是抑郁不平的。此诗是浅显中有深致,平淡中有沉郁。这就是此诗的成功之处。
霜月明如昼,沙溪见底清。客疑灯下坐,舟向镜中行。
读易无昏字,看山辨远名。祇应归棹上,翻遣别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