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予多张季鹰,行与古人并。谏主曾焚草,为诗独擅名。
淮阳山水郡,海上薜萝城。见面何由得,空劳梦寐情。
猜你喜欢
明月到今宵,长是不如人约。想见广寒宫殿,正云梳风掠。
夜深休更唤笙歌,檐头雨声恶。不是小山词就,这一场寥索。
这是一首节序词,是咏中秋节的。但这不是一个普通的中秋节,而是一个暴雨之夜。全词就是围绕雨里中秋这一特定情景展开描述的。上片写景,写中秋节的风雨景色,但手法比较婉转。开头二句写中秋不见月。言自古以来,中秋就是赏月的佳节,按理说应当月明如昼,可“明月到今宵”,却“是不如人约”,就是说今宵明月失约于人。这一方面含蓄地说明了中秋无月,另一方面又对明月“不如人约”表示了不满与失望,为下片抒情预作铺垫。为什么中秋无月呢?是云遮月吗?显然不是。但作者没有明言,只是说“想见”嫦娥在广寒宫里“云梳风掠”。下片抒情,直接抒写自己恶劣的心情。换头二句写听雨的恶劣情绪。言中秋之夜,大雨如注,檐头发出令人厌恶的雨声,破坏了中秋赏月的欢快心境,当然更不会去深夜听歌了。这两句直抒胸臆,表现了作者对中秋夜雨的深恶痛绝,也折射出作者对生活环境的不满以及时下的恶劣情绪。结尾二句写生活之寂寞无聊。其中前一句关合词题,写王路钤中秋词,多少还能给人带来一点快感,给这寂寞的生活带来一线希望,而“这一场寥索”五字,又绕回了原题,清楚地告诉读者,他这一天生活极其凄凉、空虚。以情结景,对风雨中秋节,对这一场生活,流露出极度失望情绪。
凄凄含露台,肃肃迎风馆。思女御棂轩,哀心彻云汉。
端抚悲弦泣,独对明灯叹。良人久徭役,耿介终昏旦。
楚楚秋水歌,依依采菱弹。
策马拂征裳,微风料峭凉。月残人影淡,露重枣花香。
已是经旬别,徒劳寸结肠。夜来茆屋里,清梦绕华堂。
春来眼闇少心情,点尽黄连尚未平。唯得君书胜得药,开缄未读眼先明。
云自知归鸟自还,一堂足了一生闲。门前剥啄定佳客,檐外孱颜皆好山。
春光冉冉归何处,更向花前把一杯。
尽日问花花不语,为谁零落为谁开。
不嫌羸病守绳床,世念纷纷久已降。一夜月明如白日,骤闻急雨打天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