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前年视我山中病,落日独骑骢马来。记得任家亭子上,连翘花发共衔杯。
猜你喜欢
太清闻海鹤,游子引乡眄。声随羽仪远,势与归云便。
青桂春再荣,白云暮来变。迁飞在礼仪,岂复泪如霰。
风檐雪屋澹无情,巧作寒窗静夜声。倦枕觉来听不断,相看浑欲不胜清。
漾漾清漪十里间,画船人似镜中安。雨催菡萏幽香发,风触莆萄细浪寒。
高岸乌纱来静院,倒挥白羽傍曾栏。吟毫所遇无遗景,天乞词源北海宽。
先生英骨葬蓬莱,幽思凭高不易裁。荒岁无穷春易老,清明将近雨还来。
皇天自失包胥定,泉坏谁兴伯道哀。寻乐斋前数株树,月明空有鹤飞回。
辽海初生月,长城几度秋。夜吹羌管笛,风满戍亭楼。
紫塞斜银汉,青天澹玉钩。如何渭桥渡,止道似牵牛。
寒来向火被添绵,夏月临风使扇扇。渴饮饥餐随分过,闲中打坐困时眠。
崔武子见棠(táng)姜而美之,遂取之。庄公通焉。崔子弑(shì)之。
晏子立于崔氏之门外。其人曰:“死乎?”曰:“独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曰:“行乎?”曰:“吾罪也乎哉,吾亡也?”曰:“归乎?”曰:“君死,安归?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jì)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暱(nì),谁敢任之?且人有君而弑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将庸(yōng)何归?”门启而入,枕尸股而哭。兴,三踊而出。人谓崔子:“必杀之。”崔子曰:“民之望也,舍之得民。”
崔武看见棠家遗孀就喜欢上她,便娶了她。(齐国国王)庄公与她私通。崔武杀了他。
晏子站在崔家的门外。他家的佣人说:“(你打算)死吗?”(晏子)说:“(国王)只是我一人的君主吗,我干嘛死啊?”说:“走(离开齐国)吗?”(晏子)说:“我有什么罪吗,我为什么要逃亡?”说:“回家吗?”(晏子)说:“君主死了回哪呢?君主是民众的君主,难道是凌驾于民众之上的君主?君主的职责要主掌国家。君主的臣子,岂是为了俸禄?臣子的职责要保护国家。因此君主为国家社稷死就该随他死,为国家社稷逃亡就该随他逃亡。如果是为他自己死为他自己逃亡,不是他的私密昵友,谁去担这份责啊?况且他人立了君主却要将他杀死,我怎么能随他去死,随他去逃亡呢?我将回什么地方啊?”(崔大夫家的)门打开(晏子)进入,(晏子)将(国王的)尸体放在腿上哭,(哭完后)站起来,一再顿足离去。别人(还)说崔先生你一定要杀他(晏子)的。崔先生说:“(他)是民众指望啊,放了他得民心。”
译注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
崔武子:齐卿,即崔杼。棠姜:棠公的妻子。棠公是齐国棠邑大夫。取:同“娶”。棠公死,崔杼去吊丧,见棠姜美,就娶了她。庄公:齐庄公。通:私通。弑:臣杀君、子杀父为弑。
晏子:即晏婴,字平仲,齐国大夫。历仕灵公、庄公、景公三世。其人:晏子左右的家臣。君民者:做君主的人。实:指俸禄。昵:亲近。庸何:即“何”,哪里。兴:起立。三踊:跳跃了三下,表示哀痛。望:为人所敬仰。舍:释放,宽大处理。
齐庄公为了偷女人而被杀,死得下贱。晏子既不为他而死,也不因他而逃亡;在他看来,无论国君和臣子,都应为国家负责。如果国君失职,臣子就不必为他尽忠。这在当时是很有进步意义的。文章三问三答,答中有反问,最后归结到“社稷”二字,波澜起伏,论旨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