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危磴侵云策杖遥,琳宫积翠拥岧峣。烟开铁瓮生残照,风起金山急暮潮。
饮马几回虚割据,卧龙从古混渔樵。六朝佳丽依稀在,花月春江响玉箫。
猜你喜欢
山形郁长虬,掉尾趋平川。回峰耸赑屃,广殿凌云巅。
登临望八极,天盖垂空元。鸿濛一气乱,鬼物半涂颠。
天风河汉响,户牖斗柄悬。黄图昔散漫,赤伏竟沮迁。
凄凉霸气歇,徙倚平台骞。山川宛如昔,独为骚人妍。
江声战九地,幽愤为谁湔。晴雷殷列缺,电火搜蜿蜒。
矞皇故代物,猛炽随飞烟。僧繇六花佛,生面行差肩。
铢衣类帝网,肉髻浮青莲。巍峨开元帝,玉座犹高悬。
奋迅陆子画,青■戏芝田。萧梁遗巨镬,仿佛像奸镌。
赞皇艺两柏,郁屈蛟龙缠。空焚荡灰劫,涕视悲人天。
铿铿斧斤初,千柱欻修椽。苍头封草树,佳气封云泉。
孤标危塔涌,迥佛层阴坚。溟翻塔影倒,天转磨蚁旋。
咨嗟一弹指,悲悟三生缘。有生甚脆弱,膏火消烦煎。
喟彼昔夸夺,修罗搆戈鋋。吾将声洪钟,须弥叫金仙。
三面鲸涛连碧天,金汤形势尚依然。山花黯黯人吹笛,江柳青青客上船。
马带淮云东入浙,雁拖湘水北归燕。武侯一去孙刘死,原野几人耕墓田。
长江浩浩镇方舆,武帝巡游驻彩旟。半壁金汤资北固,六朝锁钥在南徐。
千秋桥畔风烟冷,万岁楼前草木疏。独有此山秦未凿,巍峨京岘自难如。
一径杉松驻晚烟,渐看台影入云间。
江拖缟带萦危堞,地注青螺出远山。
当日英雄无复见,此时箫鼓有谁閒。
我来应被藤萝笑,尘满衣冠盍厚颜。
风风雨雨梨花,窄(zhǎi)索(suǒ)帘栊(lóng),巧小窗纱。甚情绪灯前,客怀枕畔(pàn),心事天涯。三千丈清愁鬓(bìn)发,五十年春梦繁华。蓦见人家,杨柳分烟,扶上檐牙。
紧窄的窗户,小巧的窗纱,拓露出一方视野的空间。窗外飘打过多少阵风雨,而梨花还是那样的耀眼。不须说客灯前黯然的心绪,孤枕畔旅居的伤感,我的思念总是飞向很远很远。太多的清愁催出了三千丈的白发垂肩,再久的繁华不过是春梦一现。忽然间,我发现居民家飘出一缕缕轻烟,从杨柳树两边升起,渐渐爬上了高耸的屋檐。
参考资料:
1、关汉卿.《元曲三百首》: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年4月:第179页
2、齐义农.《诗情画意品读元曲》: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年9月1日
窄索:紧窄。甚:甚是,正是。檐牙:檐角上翘起的部位。
这支《折桂令·客窗清明》小令表现的是一位客居在外的游子的孤独感和失意的情怀;亦可看成是作者漂泊生活与心境的写照。从“五十年春梦繁华”一句推测,此曲约写于作者五十岁左右。
开头三句写即目所见的景物。清明时节,时届暮春,经过风吹雨打,窗前的梨花已日渐凋零了。这是透过窗棂所看到的外景,写景的观察点是在窗前,故二、三句描写窄索细密的窗帘和小巧玲珑的窗纱,以扣紧题目中的“客窗”两字。接着用“甚情绪灯前”的一个“甚”字,领起以下三句,由景及情,渐渐道出了客子的愁苦情怀。一个客居在外的人,面对孤灯一盏,当然没有好心情。客中的情怀、重重心事和天涯漂泊的苦况,萦绕在枕边耳际。这万千的心事,作者仅用了以下两句来进行概括:“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上句化用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诗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说明自己白发因愁而生,表现了愁思的深长。下句说五十年来的生活,像梦一样过去了。这两句写出了作者无限的愁思和感怆。
“蓦见人家”以下三句,陡然一转,将视线移向窗外人家,这家门前的杨柳如含烟雾一般,长得与屋檐相齐,充满着春来柳发的一片生机,给这家人家带来盎然的春意和生活的情趣。此情此景,更反衬出游子天涯飘泊的孤独之感。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词中有“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即是用人家的笑语欢言来反衬自己的寂寞伤神,此曲抒情手法与此一脉相承。
三峰江外出,千里梦中来。神秀还如昨,飘零独可哀。
田园先业在,杖履几时回。斜日孤帆远,相思倚凤台。
献瑞廷陈九穗禾,骋怀八极驾鼋鼍。才陈角牴鱼龙戏,又唱宏农得宝歌。
自在艨艟飞五凤,前行箫鼓拥千驼。时巡合有天书降,玉检金绳代不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