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吹起春风若有馨,指工妙处擅丹青。瀛洲胜地曾闻种,西子妆馀或起灵。
幸入筵间供啸咏,犹强枝上自飘零。安知一部天香色,不是冰魂所合形。
猜你喜欢
大汉无中策,匈奴犯渭桥。五原秋草绿,胡马一何骄。
命将征西极,横行阴山侧。燕支落汉家,妇女无华色。
转战渡黄河,休兵乐事多。萧条清万里,瀚(hàn)海寂无波。
由于大汉无灭匈奴之计策,至使匈奴进犯至渭桥。
离长安不远的五原,就驻扎着胡人骄悍的兵马。
将士们受命西征,大军横行于阴山之侧。
参考资料:
1、詹福瑞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174-176
大汉句:谓中原汉族政权对付匈奴实在没有办法。大汉:汉朝,实指唐朝。中策:中等之策。渭桥,汉唐时长安附近渭水上的桥。
五原:唐郡名,在今陕西定边县一带。史称颉利曾建牙于五原之北,常骚扰唐边境。
“大汉无中策,匈奴犯渭桥”此诗一开篇借用汉武帝历史典故、借汉喻唐的修辞手法,以铺叙方式描绘出一幅大汉无中策、匈奴侵犯入境的景致,加倍形容战况非常危急,点明事件的起因及背景,“无中策”、“犯渭桥”起烘托气氛之意,点明题旨,升华主题,为下文作铺垫。
“五原秋草绿,胡马一何骄”紧扣上文,主要介绍战况相当危急,战事一触即发,讲述匈奴驻扎离长安不远的五原,以“秋草绿”“一何骄”突显匈奴趁草茂马壮之时侵犯中原,直逼都城长安。
“命将征西极,横行阴山侧”描绘一幅战将们受命西征、报家为国的壮丽景致,明写汉军战将西征,横行阴山,实则写贞观三、四年间唐太宗委任李靖等名将出征平定突厥离叛之事。
“燕支落汉家,妇女无华色”借用汉使骠骑将军的典故,写汉军征途所向无前,恃勇锐冲锋出战,大败匈奴军,让匈奴人叫苦连天,暗寓出诗人歌颂唐太宗委任李靖等名将平定突厥离叛的煌煌武功,与此同时,以借古鉴今为警戒,提醒唐玄宗要重视边防。
“转战渡黄河,休兵乐事多”讲述汉军渡黄河、临瀚海、战胜休兵后,胡汉人民处处平安无事,突显出战争残酷与和平民安的鲜明对比,抒发出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萧条清万里,瀚海寂无波”描绘出一幅平息匈奴侵犯、百姓安乐如瀚海无波的景致,而“萧条”、“清”、“寂”、“无波”点染出边塞秋景,字里间处处充溢着萧煞悲凉之意,起到照应上文,着重渲染出诗题“塞”,渲染气氛,制造声势。“犯渭桥”、”“征西极”、“乐事多”,是全诗的脉络。
此诗声声实在,句句真情。诗意具有飞扬跋扈、迅猛阔大的气势,又充溢着边塞秋景萧煞悲凉之意,表达出诗人对唐太宗委任李靖等名将平定匈奴离叛的祝颂之意,也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岚烟澹澹雨飕飕,残卉折槎陂水头。
赎尔典裘扃户牖,饶伊夹幕閟娟柔。
{上艹下登}蓑廛肆斗牢落,泞潦穷途强释愁。
箬下浮君霜露旦,岂应虚诧钓诗钩。
夜雨篝灯梦未闲,十年殊槐屋头山。
喜闻局面棋声别,不惮吟髭雪样斑。
渔钓醉歌人所愿,功名心事国相关。
辟书笑倒梅边鹤,尽在先生指顾间。
席上争飞使君酒,歌中多唱舍人诗。
不知明日休官后,逐我东山去是谁。
朋旧凋零尽,乾坤偶脱遗。
食新心窃喜,话旧语多悲。
泥醉醒常少,贪眠起独迟。
闭门谁共处,枕藉乐天诗。
积雨条然晴,秀野若新沐。
芳草径寸姿,中有不胜绿。
萋萋路傍情,颇亦念幽独。
驱马去不顾,断肠招隐曲。
杖屦寻诗问所由,一天划木叶知秋。
天低云淡村村好,雨过山深物物幽。
斑驳岩头苔藓湿,钩辀树尾鸟声柔。
眼前不见市朝事,始笑从前利禄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