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千峰但只许平生,方竹才圆拄杖成。礼到村翁纯傍古,酒同僧饮亦忘形。
溪边鸟共天机语,担上梅挑太极行。安得可人徐与谢,暮春来共浴沂情。
猜你喜欢
肩偶横担拄杖斜,一头山月一溪霞。閒随梦觉人间者,未醉天樵洞主家。
禅自西来多柏树,诗非参透在梅花。夜来堪笑庐陵米,又向山翁酒伴誇。
振衣千仞果真无,老睡溪云病欲孤。拄杖偶同登此顶,青天何梦到狂夫。
道谁皇极千年眼,天挂长江万里图。欲比泰山吾岂敢,醉中聊但小东吴。
世路漫漫去复过,漫从帝里课松萝。浓香不散陶潜菊,柔翰其如逸少鹅。
似送西山供案入,欲驱南海那云多。最怜半踏芳洲舫,衣袂翻然接绛河。
长林栖息自安如,谩劝閒人挈酒壶。世治有谁从醉隐,徒劳健吻汝知无。
昌身如饱腹,饱尽还当饥。昌诗如膏面,为人作容姿。
不如昌其气,郁郁老不衰。虽云老不衰,劫坏安所之。
不如昌其志,志壹气自随。养之塞天地,孟轲不吾欺。
人言魏勃勇,股栗向小儿。何如鲁连子,谈笑却秦师。
慎勿怨谤谗,乃我得道资。淤泥生莲花,粪壤出菌芝。
赖此善知识,使我枯生荑。吾言岂须多,冷暖子自知。
见也如何暮(mù)。别也如何遽(jù)。别也应难见也难,后会难凭据。
去也如何去。住也如何住。住也应难去也难,此际难分付。
相见为何太晚,而离别又为何如此匆匆。是离别难相见也难,再见无确期。
离去该怎样离去,留下又该怎样留下。是留下难离去也难,此时怎么办。
参考资料:
1、陶尔夫著.宋词今译:语文出版社,1995-07:283
暮:迟;晚遽:急,仓猝。难凭据:无把握,无确期。
难分付:宋人口语,犹言不好办。
“见也如何暮。”起句即叹相见恨晚。“也”字,如闻叹惋之声。相见为何太晚呵!主人公是个中人,见也如何暮,其故自知,知而故叹,此正无理而妙。从此一声发自肺腑的叹恨,已足见其情意之重,相爱之挚矣。但亦见得其心情之枨触。此为何故?“别也如何遽。”又是一声长叹:相别又为何太匆忙呵!原来,主人公眼下正当离别。此句中如何,亦作为何解。叹恨为何仓促相别,则两人忘形尔汝,竟不觉光阴荏苒,转眼就要相别之情景,可不言而喻。
上句是言过去,此句正言现在。“别也应难见也难”,则是把过去之相见、现在之相别一笔挽合,并且暗示着将来难以重逢。相见则喜,相别则悲,其情本异。相见时难,相别亦难,此情则又相同。两用难字,挽合甚好,语意精辟。不过,相别之难,只缘两情之难舍难分,相见之难,则为的是人事错迕之不利。两用难字,意蕴不同,耐人寻味。
见也难之见字,一语双关,亦须体味。见,既指初见,也指重见,观上下文可知。初见诚为不易——“见也如何暮”。重见更为艰难——“后会无凭据”。后会无凭,关合起句“见也如何暮”,及上句“见也难”之语,可知此一爱情实有其终难如愿以偿的一番苦衷隐痛。主人公情好如此,而终难如愿以偿,其原因不在主观而在客观方面,也可想而知。
事实上,虽说是愿天下有情人终成了眷属,可是毕竟是此事古难全呵。上片叹恨相见何晚,是言过去,又叹相别何遽,是言现在,再叹后会无凭,则是言将来。在此一片叹惋声中,已道尽此一爱情过去现在未来之全部矣。且看词人他下片如何写。
“去也如何去,住也如何住”,写行人临去时心下犹豫。行人去也,可是又怎样去得了、舍得走呵!可是要“住”,即留下不去呢,情势所迫,又怎么能够?正是“住也应难去也难”。此句与上片同位句句法相同,亦是挽合之笔。句中两用难字,意蕴相同。而“别也应难见也难”之两用难字,则所指不同。此皆须细心体味。写临别之情,此已至其极。
然而,结句仍写此情,加倍写之,笔力始终不懈。“此际难分付。”此际正谓当下临别之际。分付训发落,宋人口语。难分付,犹言不好办。多情自古伤离别,而临别之际最伤心。此时此刻,唯有徒唤奈何而已。词情在高潮,戛然而止,余音却在绕梁,三日不绝!
江海船行东复西,风蒲高挂一樯危。
往来逆顺休相讶,逆者还须有顺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