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深山忝窃旧相知,既别还胜未别时。老梦秋来如不到,静中閒看浴云池。
猜你喜欢
春光亭下。流水如今何在也。岁月如梭(suō)。白首相看拟奈何。
故人重见。世事年来千万变。官况阑(lán)珊(shān)。惭愧青松守岁寒。
往日春光亭下的流水,现在在哪里啊?日月如梭,我们头发都白了,打算怎么办啊!
友人再一次相见,我已不能适应变化不测的世事。出仕的热情淡薄了,自愧不如青松,青松在寒时也能守住本色。
参考资料:
1、朱靖华,饶学刚,王文龙编著,苏轼词新释辑评(下册),中国书店,,第1118-1120页2、(宋)苏轼著;石声淮,唐玲玲笺注,东坡乐府编年笺注,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07,第305页
梭:织布机上的部件,穿引很快。多用以比方往来迅速,如日月如梭。拟奈何:打算怎么办。
官况阑珊:意谓出仕为官的热情淡漠了。况:况味,境况和情味。阑珊:衰落,即将残尽。青松守岁寒:指青松耐寒冷,终岁不凋。
上片“春光亭下。流水如今何在也”,是说词人早年与赵晦之相识在春光亭下,那亭下的流水已不知逝去到什么地方了,回忆起当年交友,情深谊厚。从此词的下文“岁月如梭。白 首相看拟奈何”看,“春光亭下”云云,当指第一次密州相见之时,那时词人刚四十岁,尚属壮年,至此时的第三次赠词,词人已是五十六岁,故得称“白首”,且时隔十六年,也与“岁月如梭”相合。
下片:“故人相见。世事年来千万变。官况阑珊。”词人在“故人”面前,倾诉着自己别后的仕宦坎坷经历,有如赵晦之早年的失官东武令和“三仕已之无喜愠”等遭遇,但自己则更为悲惨,“官况”可谓大起大落,几度挫折,正是“世事年来千万变”的反映。结句“惭愧青松守岁寒”,是说自己难能如青松耐守岁寒一般,而倍感惭愧。
词中的“白首相看拟奈何”、“惭愧青松守岁寒”诸句,虽慨叹时光流逝,无奈“岁月如梭”;但是词意却隐含着“壮志难酬”和坚守职责、不惧磨难的积极内涵。读之令人肃然起敬。全词曲尽心态,含蓄哿慨,笔力纵横,铸语自然。
惠州归善县治之北数百步抵江,少西有盘石小潭,可以垂钓,作《江郊》诗云。
江郊葱昽,云水蒨绚。
碕岸斗入,洄潭轮转。
先生悦之,布席闲燕。
初日下照,潜鳞俯见。
意钓忘鱼,乐此竿线。
优哉悠哉,玩物之变。
男子负抱成蹉跎,唾壶自击商声歌。
此声此意谁解领,政用折柬招羊何。
人言百里半九十,它日聪明嗟不及。
云衢掎袂梦空劳,神武挂冠吾已必。
久要但有穷鬼随,此鬼亦使文怪奇。
推敲惯尝京尹怒,登临肯兴赋客悲。
蚕蚁可浴牛可饭,农家星候知昏旦。
不妨婢子办黄细,更贷邻僧供白粲。
侯嬴夷门监,朱亥猪狗屠。薛公卖浆者,毛公一博徒。
公子枉见之,腰膂屈若无。上客气未平,下客眼为枯。
畴击晋将军,畴窃宫中符。畴能动公子,趣驾返魏都。
一战王龁走,再战蒙骜逋。邯郸复称赵,大梁不为墟。
五国所宾从,响应复景趍。秦间一何亲,令弟一何疏。
秦王一何狡,魏王一何愚。少来不纵酒,亦不恋名姝。
称病不复朝,谢客日都卢。宁为汴郊鬼,勿作咸阳俘。
英风感异代,天子酹其丘。可怜安厘王,不得麦一盂。
客从咸阳来,几作诸侯奴。亦言骊山足,久已窟妖狐。
解鞅名园眼倍明,殷勤翠袖劝飞觥。
海棠红杏欲无色,蛱蝶黄鹂俱有情。
去日不留春渐老,归舟已具客将行。
倦游短鬓无多绿,生怕尊前唱渭城。
醉墨犹多御府珍,访求公后出华勋。知君家有荔枝帖,不减当年王右军。
泛尽溪流数曲清,竹阴开处见新亭。
山翁不会题牌意,犹守枯支看道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