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都官文藻信犹龙,道是云仍复亢宗。捧檄晚来还对署,把麾南去却邻封。
雾中烟火黄湾路,梦里莺花白下踪。五马本荣忧转切,岐亭惟有思重重。
猜你喜欢
雨漱(shù)窗前竹,涧(jiàn)流冰上泉。一线清风动二弦。联,小山秋水篇。昭君怨,塞云黄暮天。
就像雨水冲洗着窗前的翠竹,又像初春的涧泉在冰上奔逐。胡琴的双弦交替拨动,仿佛有一丝清风从弦下送出。演奏一曲又一曲,贯联得那样圆熟。乐声先是清空高妙,一变而为凄切的怨诉。令人想起昭君出塞的一幕:塞云黄尘,天色昏暮。
参考资料:
1、天下阅读网.金字经·胡琴
小山:西汉淮南王刘安手下的文学侍从,有大山、小山之分,淮南小山存世的著名作品是《招隐士赋》,俗称“小山赋”。又北宋词人晏几道号小山,有《小山词》,风格婉丽。又张可久,字小山。这里具有多义性。秋水篇:《庄子》篇名,述恬淡无争的原理。这里泛指清空高妙的歌行。昭君:王昭君,汉元帝时宫人,因和亲远嫁匈奴。昭君怨,乐府名,又琴曲名。但此处也可按字面理解为“昭君怨恨”。
起首两句对仗,运用“比”的手法,表现胡琴琴声的垮琮。“雨漱窗前竹”,承袭杜诗“雨泻暮檐竹”(《大云寺赞公房》)的句法,而“涧流冰上泉”,则使人联想起白居易《琵琶行》“幽咽泉流冰下难”的诗句,都具有形象的听觉效果。雨点冲刷竹叶,沙沙作响,声音比较沉实;涧泉进流冰上,铿锵有声,声音比较清脆,这同《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的原理一样,是因琴弦粗细有别而产生的不同音色。两句比喻,已暗暗点现了胡琴的“二弦”。
“一线”句补明了这两种声音的来源。古人常把琴弦上流出的音符同风联想在一起,如“泠泠七弦上,坐听松风寒”(刘长卿《弹琴》)、“十四弦指下风生”(张可久《一枝花·湖上归》)等。“一线清风动二弦”,既表达了琴声的袅袅不绝,又使人感受到演奏者指法、弓法的娴熟与柔和,甚而使胡琴器具的本身,增添了诗意与美感。
“联”是一字句。散曲中的一字句,除具有独立存在的内容外,还能与上句或下句连读成意。这里的“联”字,承上启下,意蕴十分丰富。它可以理解为胡琴二弦上的乐声相联,添足“一线清风”的圆润;也可释为琴曲的内容互相连贯,即连续演奏小山篇、秋水篇(倘若将“小山秋水”间点上顿号),或连续演奏小山秋水篇、昭君怨(倘若将“小山”解作人名,而把“昭君怨”视作曲名)。“小山”的两句如同注释所述,具有多义性,不拘一解;遇上这种双关乃至多关的情形,读者在理解中不妨将它们的种种内涵在印象上叠加在一起。胡琴演奏的具体曲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曲文生动地向读者展现了琴声的听觉效果。从后半几句可以知道,从胡琴的两根弦上娓娓流出了优美的琴声,最初是清旷空湛的曲调,泠泠然澄如秋水;随后转为哀怨凄切的内容,仿佛昭君出塞,在黄尘暮云中搊弹的一曲哀歌。寥寥数笔,令人神驰心往,有余韵不绝之感。
作者另有《朝天子·酸斋席上听胡琴》云:“玉鞭,翠钿,记马上昭君面。一梭银线解冰泉,碎拆骊珠串。雁舞秋烟,莺啼春院,伤心塞草边。醉仙,彩笺,写万里关山怨。”与该曲有相近之处。运用生动的艺术语言,将无形的音乐转化为可感的画面,正是这类闻乐作品的美感所在。
愁来独酌易成酡,耳热逢人发浩歌。百草不芳吾老矣,半生如梦奈春何。
长天杳杳看西日,远水悠悠叹逝波。留滞无成空自笑,十年生计付渔蓑。
翠纱衫子玉玲珑,坐背风前意态慵。犹恐玉肌人看见,轻绡一尺袜当胸。
维宋设宫观,有使有提举。其制虽戾经,养贤丰禄糈。
所以殿阁臣,引疾自华膴。南渡建炎中,内祠比京府。
洞霄典物隆,主者皆宰辅。牧心作志书,惜未偻指数。
后遂弗深考,漫列《朱子》主。校官祀《春秋》,徒然荐笾俎。
遗献竟久湮,靡文此进俯。往者竹垞翁,翻史详为谱。
姓名及爵里,因年分次序。百一十四人,历历可披簿。
其中多名流,遗徽映岩户。应据曝书亭,作为邓志补。
否且锓诸木,悬诸两庭庑。庶几垂不刊,来者目共睹。
毋虚道院游,于是可道古。
阙角钟鸣寝殿开,羽旗鳞甲绣成堆。班齐禁旅分行入,拜罢宫盘捧胙来。
九庙神灵同日降,四时霜露及春回。庙街出外频翘首,一道笙歌绕地雷。
列宿郎官位,严霜御史威。铨衡须有见,负乘乃无讥。
经术存公正,刑章折是非。地天交始泰,全欲慎先机。
雨斜风横香成阵。春去空留春恨。欢少愁多因甚。燕子浑难问。
碧尖蹙损眉慵晕。泪湿燕支红沁。可惜海棠吹尽。又是黄昏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