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左辅沙如水,长春柳未匀。
精神迎刺史,景物为行人。
羃轣梁山外,飘流洛水滨。
十年门下客,依旧困泥尘。
猜你喜欢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dūn)溪畔(pàn)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自从金人的铁蹄踏碎了祖国的河山,十年了,回望故乡洛阳,路是那么的漫长。
岁月使我变得衰老不堪,今天,我独自一个,流落在青墩溪畔,在煦煦春风中,欣赏着盛开的牡丹。
参考资料:
1、张海鸥主编.宋名家诗导读.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
一自:自从。胡尘:指金兵。入汉关:指入侵中原。十年:从靖康二年(1126)金兵攻陷汴京到诗人作此诗时整整十年。伊洛:河南的伊水和洛水。
青墩:在今浙江桐乡,当时诗人所居处。龙钟:年老体衰,行动不便的样子,诗人自指。时诗人四十七岁,却有老态之感。
作者陈与义是南北宋相交时的著名诗人。这首诗是作者南渡后于绍兴六年(1136年)居住在青墩(今浙江桐乡县北,与乌镇隔水相望)时所作,距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正好十年。“十年伊洛路漫漫”中“路漫漫”既是说离自己的家乡洛阳(伊水、洛水)是路途遥远,也是说家乡被金兵占领的时间也已经很长久了(十年)。
在这首诗里,作者表面说的是面对春日盛开的青墩牡丹,自己独自一个在观赏,实际上想说的是什么时间我才能再回到故乡去观赏天下驰名的洛阳牡丹。但想到眼前的景况,时间在无情地流逝,自己已变得老态龙钟,然而家国破碎故土依然难回时,作者通过牡丹而强烈地表达出了对故乡深切无尽的思念及对前景的无望与悲苦万千的愁绪!
缘尽亦无梦,劳人意未穷。蹉跎五年所,辗转一宵中。
欲老来残世,安归此寓公。灯昏江渐白,楚雨莫翻空。
永嘉名郡多名族,孝义忠贞戴氏家。曾向辕门干上将,甘从虎穴试磨牙。
兰孙比玉香凝砌,棣萼联辉树有华。意气每逢天上使,年年来此憩星槎。
远树笼朝雾,轻鸿踏雪泥。江楼先得月,野店是闻鸡。
来时西馆阻佳期,去后漳河隔梦思。
知有宓妃无限意,春松秋菊可同时。
海上名山即虎丘,生公遗迹至今留。
当年说法千人坐,曾见岩边石点头。
西亭饮散清歌阕。花外迟迟宫漏发。涂金烛引紫骝嘶,柳曲西头归路别。
佳辰只恐幽期阔。密赠殷勤衣上结。翠屏魂梦莫相寻,禁断六街清夜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