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一个虚亭倚翠林,亭前慈孝竹阴深。
白云落尽花同落,半点残红无处寻。
猜你喜欢
江风吹夜寒,白露凝芳芷。遥遥隔浦声,月中人度水。
黄榜天门外,胪传玉殿头。敕缄朱篆湿,袍剪翠云流。
喜协三槐瑞,真成驷马游。草堂今寂寞,还许俸钱修。
橘柚(yòu)怀贞质,受命此炎方。
密林耀朱绿,晚岁有馀(yú)芳。
殊风限清汉,飞雪滞(zhì)故乡。
攀条何所叹,北望熊与湘。
橘柚怀有坚贞的品性,受自然的使命生长在炎热的南方。
茂密的林中,叶绿下耀眼的是那橙黄的果子,成熟的果实在岁末还散发阵阵芳香。
不同的品质以淮河为界,漫天飞舞的雪花滞留在北国故乡。
手攀橘柚枝条叹息什么呢?双目凝望着北面的熊、湘两山。
本站。
贞质:坚定不移的本质。受命:受大自然的命令。炎方:南方,此谓永州。
朱绿:指橘柚树的果实和叶子红绿相映。馀芳:橘柚的果实到了年末还散发出香味。
殊风:指长江南北土风各异。清汉:银河,借指淮河,传说橘至淮北就变成了枳。
熊与湘:熊,熊耳山,在河南卢氏县南;湘,湘山,一名艑山,即现在的君山,在洞庭湖中。
柳宗元对屈原的思想和品格十分敬仰,在长期的贬黜生活中,他以屈原为楷模,决心追随前烈。由于相同的经历,屈原作品里表达的思想感情在他思想上引起了强烈共鸣。“投迹山水地,放情咏《离骚》。”他的作品常常提到屈原,并善于化用屈赋的词语、典故。《南中荣橘柚》这首诗就借用了《橘颂》里的典故,表示自己与屈原一样赞赏并保持橘树那种“受命不迁”的坚定品格,抒发了被贬永州的感慨。
诗的前面四句对橘柚进行热情赞颂。“”开头两句化用屈原《橘颂》里的诗句:“后皇嘉树,桔来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橘柚生长在南方,就适应了这里的水土,不能迁移,像是接受上天的使命;它们始终保持着坚贞不屈的节操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三四句从上面两句对橘柚内质的赞美转到对外形的描绘。果实成熟的季节,金黄的橘子在密密的树叶里显露出来,红绿相映,色彩斑烂,特别耀眼。橘柚四季长青,郁郁葱葱,不怕严寒,经冬不衰,到一年将尽的时候还散发出香味。“晚岁有馀芳”句与张九龄《感遇》诗:“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意思相同。
橘柚受命江南,不可北移,可作者受命之地本在北方。诗的后面四句,由橘柚的“受命不迁”引发自己被迫南来的感慨。“”由于地理的原因,长江南北气候不同,风俗有异。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现象只有北方的故乡才有。柳宗元出生并长期生活在长安,那里本是自己的出生之地,是自己踏上人生道路,实现济世抱负的用武之地。他也像橘柚一样,具有受命不迁的品性,可自己却不能像橘柚那样生活在原来的出生之地,而被贬谪至“风俗绝不相同”的南蛮之地。“”在思归不能,万般无耐之中,只能手攀橘柚枝条凝望长江边的熊耳山和湘山发出声声叹息。故乡只可望而不可及,让我们看到了作者一种长久积郁心中的不平和怨愤。
甚感殷勤意,其如阻碍何。隔帘窥绿齿,映柱送横波。
老大逢知少,襟怀暗喜多。因倾一尊酒,聊以慰蹉跎。
东风吹画省,衰病若为情。
自惜春将过,相逢老已惊。
夜愁聊把酒,早梦忽闻莺。
犹喜年来事,门前桃李生。
长淮准拟濯尘埃,汉节何妨一往回。杜宇不知归路近,树头声急更相催。
旧愁聊自息,新恨便相催。
欲寄丝千织,无由只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