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四海春风共一家,韶光先到上林花。星桥曲曲通银汉,火树丛丛结彩霞。
佳气煖浮双凤阙,瑞烟晴护六龙车。繁华不作杨州梦,一曲升平月未斜。
猜你喜欢
壁月当天霁色明,鳌山千叠壮神京。金莲璀璨祥光绕,绮树氤氲瑞霭生。
紫禁楼台回昼景,碧霄歌舞度春声。总知四海恩波洽,臣庶欢忻荷太平。
百尺鳌峰傍綵棚,芙蓉烟暖柳风轻。霰迎淑气全消冻,月避灯花半减明。
车马满街无夜禁,笙歌随处起春声。太平有象真堪画,只恐丹青画不成。
圣主南郊大祀还,宫中今夕寿慈颜。金莲焰吐双龙阙,火树光腾万岁山。
馥馥异香飘仗外,迟迟清漏出花间。恩波何幸沾臣下,特许诸司半月閒。
蓬山矗矗枕仙鳌,五色云中紫极高。明月似能知圣意,清光偏照赭黄袍。
辇路尘生香不断,灯楼月映彩初圆。太平时节风光好,烟火今年胜去年。
镫花三五夜,鼓笛十分春。
欲见太平事,谁非沈醉人。
万帐穹(qióng)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zhuì),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jiǎo)碎。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
千万顶行军毡帐之中,将士们酣歌豪饮,酩酊大醉,满天繁星摇曳,那星空仿佛摇摇欲坠。狼河阻隔,回家的梦,被那河水滔滔之声搅的粉碎。闭上眼睛,让梦境延续吧,我知道,梦醒之时,更加百无聊赖。
参考资料:
1、盛冬铃.纳兰性德词选:远流出版公司,1988
2、施议对.纳兰性德集:凤凰出版社,2011
穹庐:圆形的毡帐。归梦二句:言家乡远隔狼河,归梦不成。纵然做得归梦,河声彻夜,又把梦搅醒。狼河:白狼河,即今大凌河,在辽宁省西部。解道:知道。
歌词以穹庐、星影两个不同的物象,于宇宙间两个不同方位为展现背景,并以睡梦和睡醒两种不同的状态通过人物的切身体验,揭示情思。布景与说情,阔大而深长。
王国维论诗词之辨,既曾提出“诗之境阔,词之言长”,亦曾提出“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中天悬明月”“长河落日圆”,此中境界,可谓千古壮观。求之于词,唯纳兰性德塞上之作。
尘世中总有着夜阑独醒的人,带着断崖独坐的寂寥。就算塞外景物奇绝,扈从圣驾的风光,也抵不了心底对故园的冀盼。
诺瓦利斯说,诗是对家园的无限怀想。容若这阙词是再贴切不过的注解。其实不止是容若,离乡之绪、故园之思简直是古代文人的一种思维定式,脑袋里面的主旋律。切肤痛楚让文人骚客们创作出这样“生离死别”、这样震撼人心的意境。
那时候的人还太弱小,缺乏驰骋的能力,要出行就得将自己和行李一样层层打包。离别因此是重大的。一路上关山阻隔,离自己的温暖小屋越来越远,一路上昼行夜停风餐露宿,前途却茫茫无尽,不晓得哪天才能到目的地,也可能随时被不可预期的困难和危险击倒。
在种种焦虑不安中意识到自身在天地面前如此渺小。这种惶恐不是现在坐着飞机和火车,满世界溜达的人可以想象的。归梦隔狼河,却被河声搅碎的痛苦,在一日穿行几个国家的现代人看来简直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