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矗矗凌云百尺台,燕昭好士亦雄才。却疑珠履谈天客,半为黄金两字来。
猜你喜欢
碣石荒台古,悠悠敞客心。马应酬白骨,士亦恋黄金。
落木残秋色,高城隐暮阴。燕山多侠气,千载一遗音。
峨峨燕中台,悠悠易上水。
怀哉燕昭王,招彼天下士。
士贵相知深,岂为多黄金。
筑台置黄金,自是君王心。
燕山不改色,易水无新声。谁知数尺台,中有万古情。
区区后世人,犹爱黄金名。黄金亦何物?能为贤重轻。
德辉照九仞,凤鸟才一鸣。伊谁腐鼠弃,坐见饥鸢争。
周道日东渐,二老皆西行。养民以致贤,王业自此成。
黄金与山平,不救兵纵横。落日下荒台,山水有馀清。
昭王灵气久疏芜,今日登台吊望诸。
一自蒯生流涕后,几人曾读报燕书。
霸业销沉等劫灰,黄金照耀独名台。兵连五国收燕地,力借群豪始郭隗。
岂独一时能雪耻,直令千载感怜才。于今濩落风尘客,犹是纷纷向北来。
此台犹可上,此意莫能酬。骏足轻千里,当年侧席求。
朔风高雁度,燕阙暮云愁。行子非干进,长歌别蓟丘。
羲(xī)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汲汲鲁中叟(sǒu),弥缝使其淳。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
洙泗辍(chuò)微响,漂流逮(dài)狂秦。
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
但恨多谬(miù)误,君当恕醉人。
伏羲神农已遥远,世间少有人朴真。
鲁国孔子心急切,补救阙失使其淳。
虽未遇得太平世,恢复礼乐面貌新。
礼乐之乡微言绝,日月迁延至于秦。
诗书典籍有何罪?顿时被焚成灰尘。
汉初几位老儒生,传授经学很殷勤。
汉代灭亡至于今,无人再与六经亲。
世人奔走为名利,治世之道无问津。
如若不将酒痛饮,空负头上漉巾。
但恨此言多谬误,望君愿谅醉乡人。
参考资料:
1、郭维森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41-170
羲农:指伏羲氏、神农氏,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去:离开。真:指真淳的社会风尚。
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鲁中叟:鲁国的老人,指孔子。弥缝:弥补,补救行事的闭失。
洙泗:二水名,在今山东省曲阜县北。孔子曾在那里教授弟子。辍:中止,停止。微响:犹微言,指精微要妙之言。《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没而微言绝”。漂流:形容时光的流逝。逮:至,到。狂秦:狂暴的秦朝。
区区:少,为数不多。诸老翁:指西汉初年传授经学的饱学长者,如伏生、申培、辕固生、韩婴等人。为事:指传授经学之事。
绝世:指汉代灭亡。六籍:指六经。亲:亲近。
驰车走:指追逐名利之徒奔走不息。走:奔跑。“不见”句:指没有像孔子那样为探求治世之道而奔走的人。
快饮:痛饮,畅饮。头上巾:这里特指作者所戴的漉酒巾。
多谬误:谓以上所说,多有错误不当之处。这实际上是反语,为愤激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