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忆昔与君同射策,两鬓相看如漆黑。流光迅速不可拘,转眼萧萧头总白。
君初释褐宰花封,桑麻百里春融融。欻从鹗荐上霄汉,手持玉斧乘青骢。
英姿劲气独超绝,不好寻常事容悦。三春柏府凛严霜,六月江南洒飞雪。
银台进秩曾几时,擢官都宪蒙主知。四方颙昂想风采,百寮震肃瞻威仪。
圣恩优老古无比,一朝敕赐归田里。清名已见重当时,况复光荣善终始。
汉家解组有二疏,都门相送多轩车。高风卓卓振寥廓,夹道人称贤大夫。
君今高步踵前轨,不使先贤独专美。归来林下更优游,锦绣辉煌照桑梓。
蹇予衰老思退休,才薄应惭今尚留。冥鸿何日遂高举,九霄接翼横清秋。
猜你喜欢
杜鹃啼过落花多,天气近清和。道人不管公家事,一樽酒抚掌而歌。吞海壮
怀寂寞,看山老眼摩挲。六龙飞去迅如梭,谁挽鲁阳戈?百年半逐云飞尽,青山
旧白发婆娑。但是石田茅屋,休言金谷铜驼。 寻春不遇
洞房香冷辟寒犀,花压翠帘低。弱红娇黛春无力,素鸾玉燕斜飞。鸳枕雨
云幽梦,鲛绡风月须题。一声啼画楼西,屈指又春归。等闲老却铅华粉,绿阴
满青子累累。莫问刘晨去远,可怜杜牧来迟。 钱塘即景
乱云如叶雨如丝,梅子乍青时。小□□□□余事,北窗下美酒盈卮。翠碗蔗
溶蜜汁,銮□藕□□□。□□当户碧参差,掩映万年枝。江南舶棹随风至,乌纱
润白苎滋滋。未拟兰舟避暑,且将纨扇题诗。 题货郎担儿
杏花天气日融融,香雾蔼帘栊。数声何处蛇皮鼓,琅琅过金水桥东。闺阁唤
回幽梦,街衢忙杀儿童 肚然一叟半龙钟,知是甚家风。担头无限□□物,希奇
样簇簇丛丛。不见木公久矣,可怜多少形容。
胜国遗踪远,荒城旧筑存。堞云随鸟尽,壕雨带沙浑。
塞马空南牧,霄车竟北奔。中原今一统,佳气绕乾坤。
秋烟漠漠雨濛濛,不卷征帆任晚风。百口寄安沧海上,
一身逃难绿林中。来时楚岸杨花白,去日隋堤蓼穗红。
却到故园翻似客,归心迢递秣陵东。
曾是不得意,适来兼别离。如何一尊酒,翻作满堂悲。
周子负高价,梁生多逸词。周旋梁宋间,感激建安时。
白雪正如此,青云无自疑。李侯怀英雄,肮脏乃天资。
方寸且无间,衣冠当在斯。俱为千里游,忽念两乡辞。
且见壮心在,莫嗟携手迟。凉风吹北原,落日满西陂。
露下草初白,天长云屡滋。我心不可问,君去定何之。
京洛多知己,谁能忆左思。
岂可常贫料此翁,斋盂顿有玉珑忪。
春山药草能同饭,夜雨茅堂未缺供。
杞菊共传寒绿赋,柴桑不隔紫霄峰。
冰甆嚼出宫商羽,一洗人间芥蒂胸。
雨过水明霞。潮(cháo)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yàn),和明月、宿芦花。
大雨过后,霞光将水面照得十分明亮,潮水从江岸上退去后,岸上留下些许沙痕。落叶声声,寒意穿透窗纱可恨西风将世代吹换,更将我吹落到天涯。
昔日豪华之地今天已经寂寞萧条,乌衣巷口太阳叉向西落去。说历史兴亡,燕子飞入谁家?只有往南飞回的无数大雁,在明月下,栖宿在芦花丛中。
参考资料:
1、苏轼等著;崇贤书院释译.图解豪放词:黄山书社,2016.03:第216页2、(清)朱孝臧编选;方青羽编.宋词三百首彩图馆:中国华侨出版社,2016.03:第411-412页
水明霞:彩霞照亮了水面。西风吹世换:以季节变换暗示朝代的更替。
豪华:用形容词代指金陵,因其是六朝的京城,以豪华著称。乌衣:即乌衣巷,金陵城内街名,位于秦淮河之南。
此词和《浪淘沙》(疏雨洗天清),盖出于同时。从两词所抒发的感慨、所描绘的景象和所创造的意境来看,都极为相似。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一场大雨洗过天空,夕阳斜照彩霞映得水面格外明亮;大潮汹涌,在漫过海滩后又渐渐退去。江岸边留下了些许沙痕。声声落叶,飞快地透过窗纱,使词人感到秋意袭身,时令已由夏入秋了。这是一幅凄凉的黄昏秋江图。恰值兵败被掳之后,作者面对着此情此景,哪能不倍加伤感呢?
“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西风”既作为一种自然物的实写,又象征着蒙古统治者侵略势力。时代变革、朝廷更换,邓剡抱定不再仕元的决心,天下之大,哪有立足之地?词人把自己比做被西风吹落天涯的枯叶,也很恰切。北朝的乐府民歌《紫骝马歌辞》云:“高高山上树,风吹叶落去。一去数千里,何当还故处?”它用风吹落叶比喻流落飘荡的情状,反映人民在战乱中逃亡景象。形象鲜明,深沉悲愤。“天涯”意谓极言其远,以托出词人欲归不能的哀怨。
词人在上片极言自己如落叶飘零,无根无绪,意在引出下片中作者表达的寂寞心情。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建康(今南京),是烟柳繁华地,也是南宋王朝赖以阻挡蒙古南侵的一道屏藩。萧条得使词人生寂寞、衰歇之感。此词带有几分嘲讽意味,不只是一味悲慨而已。借燕子飞入新巢,喻指许多南宋遗民变节奉敌。作者大悲慨之中,怀有深深的嘲讽。更表明他不仕新朝,坚守节操的心声。
词人又通过对空阔的水、天之间渐次观察,终于发现:“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淡淡几笔,就勾勒出另一幅凄清的寒汀芦雁图。词人置群雁于虽凄清而洁白的明月、芦花中,寄寓了他对乱离中的人民怀着无限同情。虽然是群雁,然而无首。没有凄居之处,真是可怜之极。
邓氏此词以感情沉郁和风格清奇取胜。上片“寓情于景”。下片“以喻见意”,通过寒叶、西风、乌衣苍、明月、芦花等,表达了他作为作者的主体感受。全词如一幅清丽而寓意深刻的画卷,让欣赏者感到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潮来神树没,潮归神树青。
云里天妃过,龙旗带雨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