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北河风高水生骨,玉垒银桥堆几尺。
新戍云中千骑马,横津直渡无行迹。
下流湍悍川途开,吹笳官舫从南来。
帆樯山齐排浪进,牵船百丈声如雷。
雪深没髁衣露肘,背挽头低风塞口。
相逢羡杀顺流船,急问来时河冻否。
溜过湖宽放闸平,长年稳望一帆轻。
夜深侧听流澌响,琐碎玲珑渐结成。
篙滑难施橹枝折,舟人霜满髭须白。
发鼓催船唤打冰,冲寒十指西风裂。
吁嗟河伯何硁硁,白棓如雨终无声。
鱼龙潜逃科斗匿,殊耐鞭杖非穷民。
官舱裘酒自高卧,只话篙师叉手坐。
早办人夫候治装,明日推车冰上过。
猜你喜欢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tuò),无复鸡人报晓筹(chóu)。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徒然听到传说,海外还有九州,来生未可预知,今生就此罢休。
空听到禁卫军,夜间击打刀斗,不再有宫中鸡人,报晓敲击更筹。
六军已经约定,全都驻马不前,遥想当年七夕,我们还嗤笑织女耕牛。
如何历经四纪,身份贵为天子,却不及卢家夫婿,朝朝夕夕陪伴莫愁。
本站。
虎旅:指跟随唐玄宗赴蜀的禁卫军。宵柝,夜间巡逻时用的梆子。鸡人:皇宫中报时的卫士。汉代制度,宫中不得畜鸡,卫士候于朱雀门外,传鸡唱。筹:计时的用具。
这是一首政治讽刺诗,锋芒指向了李唐前朝皇帝唐玄宗。
一开头夹叙夹议,先用“海外”“更九州”的故事概括方士在海外寻见杨妃的传说,而用“徒闻”加以否定。“徒闻”者,徒然听说也。意思是:玄宗听方士说杨妃在仙山上还记着“愿世世为夫妇”的誓言,“十分震悼”,但这有什么用?“他生”为夫妇的事渺茫“未卜”;“此生”的夫妇关系却已分明结束了。怎么结束的,自然引起下文。
次联用宫廷中的“鸡人报晓筹”反衬马嵬驿的“虎旅传宵柝”,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处境和心情已跃然纸上。“虎旅传宵柝”的逃难生活很不安适,这是一层意思。和“鸡人报晓筹”相映衬,暗示主人公渴望重享昔日的安乐,这又是一层意思。再用“空闻”和“无复”相呼应,表现那希望已幻灭,为尾联蓄势,这是第三层意思。“虎旅传宵柝”本来是为了巡逻和警卫,而冠以“空闻”,意义就适得其反。从章法上看,“空闻”上承“此生休”,下启“六军同驻马”。意思是:“虎旅”虽“传宵柝”,却不是为了保卫皇帝和贵妃的安全,而是要发动兵变了。正因为如此,才“无复鸡人报晓筹”,李、杨再不可能享受安适的宫廷生活了。
第三联的:“此日”指杨妃的死日。“六军同驻马”与白居易《长恨歌》“六军不发无奈何”同意,但《长恨歌》紧接着写了“宛转蛾眉马前死”,而“此日”即倒转笔锋追述“当时”。“当时”与“此日”对照、补充,不仅其意自明,而且笔致跳脱,蕴含丰富,这叫“逆挽法”。玄宗“当时”七夕与杨妃“密相誓心”,讥笑牵牛、织女一年只能相见一次,而他们两人则要“世世为夫妇”,永远不分离,可在遇上“六军不发”的时候,结果又如何?两相映衬,杨妃赐死的结局就不难于言外得之,而玄宗虚伪、自私的精神面貌也暴露无遗。同时,“七夕笑牵牛”是对玄宗迷恋女色、荒废政事的典型概括,用来对照“六军同驻马”,就表现出二者的因果关系。没有“当时”的荒淫,哪有“此日”的离散?而玄宗沉溺声色之“当时”,又何曾虑及“赐死”宠妃之“此日“!行文至此,尾联的一句已如箭在弦。
尾联也包含强烈的对比。一方面是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保不住宠妃,另一方面是作为普通百姓的卢家能保住既“织绮”、又能“采桑”的妻子莫愁。诗人由此发出冷峻的诘问:为什么当了四十多年的皇帝唐玄宗还不如普通百姓能保住自己的妻子呢?前六句诗,其批判的锋芒都是指向唐玄宗的。用需要作许多探索才能作出全面回答的一问作结,更丰富了批判的内容。
司马南征甫偃戈,寻幽漫步入藤萝。坐看剑卖还耕犊,会见农忙理故蓑。
闽壤烟消清永夜,粤江雨过涨新波。禅堂遗咏徵前古,老我长吟夕照多。
下马古战场,四顾但茫然。风悲浮云去,黄叶坠我前。
朽骨穴蝼蚁,又为蔓草缠。故老行叹息,今人尚开边。
汉虏互胜负,封疆不常全。安得廉耻将,三军同晏眠。
羡他骢马郎,元日谒明光。立处闻天语,朝回惹御香。
台寒柏树绿,江暖柳条黄。惜别津亭暮,挥戈忆鲁阳。
晚镜倦临妆。只坐熏香。是谁蝶梦绕回廊。窥见露寒花有恨,玉泪盈眶。
何似淡相忘。不要思量。针儿难透线儿长。渺渺茫茫天一角,隔了疏窗。
种蕉南窗下,竦立如奚奴。流离三岁馀,百遇无一舒。
小园忆京华,半亩颇自娱。铜驼已荆棘,敢复期还珠。
自我窜山谷,补被弃琴书。农夫丧其耒,泛若秋塘凫。
踵门受一廛,捆屦乃寡徒。但恃舌能耕,略有砚可畬。
失居受以旅,于斯见盈虚。南中当早春,膏润滋畦蔬。
司农劝东作,青纮躬秉锄。我无郭外田,差免吏卒呼。
时难惭苟全,局促辕间驹。洗心听夜雨,梦觉思江湖。
慵妆高阁鸣筝坐,羞为他人工笑频。
尽日欢场忙不了,万家歌舞一闲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