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蛮风蛋雨卷炎疆,蓬阆光阴特地长。横海涛声平鼓角,排山云气下帆樯。
通商早薄宏羊计,绥远先除害马方。政暇每闻耽啸咏,罗浮烟树郁苍苍。
猜你喜欢
羽檄中原满,萍流四海间。
少时过桂岭,壮岁出榆关。
奇祸心如折,羁愁鬃巳斑。
楚纍千万亿,知有几人还。
本来祇是宰官身,肉眼何由认得真。俗习可能安淡素,随缘去作卖鱼人。
仆昔尘忝岁壬戌,甲科为首降为乙。
宰相谓己□□□,□实见怒出私臆。
汉东掌教大洪山,寄名帅幕□□。
□陵还鄂舣安陆,燃火高岸夜伐荻。
是时约近一二□,□书有来递铃急。
阃公拆观众太息,郢州新丧二千石。
□□盖代真人豪,养士万数马千疋。
边头失此老□□,□□以致襄阳失。
世事轮云勿叹嗟,郢州诸子吾皆识。
伯仲□□落鵰手,舞骑弯弓轰霹雳。
黄金锁甲青油幕,黄卷青灯从此出。
能为横槊建安诗,不减修禊永和笔。
难弟兄中屈指三,漳州半刺今第一。
黄合紫枢乌台官,有求可以唾手得。
邂逅一閒二十年,髭雪鬓霜慵不摘。
我老我穷甚于公,公独枉驾顾此客。
既觞我酒俎豆之,又厪珠玉□□什。
一别千门换桃符,梅初未白柳遄碧。
人生有若鸿□□,衔芦一枝食数粒。
往来去就无定所,寒避江湖暖沙碛。
此心与彼独不同,睡裹有情梦相忆。
但见两眉颦,何曾一馔珍。
节如僧更苦,家比郡尤贫。
琴鹤均为赘,莼鲈颇切身。
荡山有来雁,莫惜寄声频。
日日承恩侍翠华,老人何事未忘家。一缄寄与巢儿说,勤习诗书莫恼爷。
早应词科称玉堂,出临大邑见文章。流传政牍吴歈里,得助诗才蒋阜旁。
官罢买田如好畤,身亡起冢在桐乡。祇怜行乐平生地,门掩西州澹夕阳。
昔日绣衣何足荣,今宵贳酒与君倾。
暂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泉明。
诗的前两句“昔日绣衣何足荣,今宵贳酒与君倾”,是写韩歆“昔日”与“今日”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韩侍御,即韩歆。公元758年(唐至德三载)被贬,由殿中侍御史来广德隐居,此时李白送韩歆去广德。昔日,韩歆是侍御,“或给事殿中,或举劾非法,或督察郡县,或奉旨外出”,“衣以绣者,尊宠之也。”可以说是耀武扬威,富贵荣耀。然而,韩歆“因朝会,闻帝读隗嚣、公孙述相与书,歆曰:‘亡国之君皆有才,桀、纣亦有才。’帝大怒,以为激发。”“今日”李白“贳酒”来招待“昔日”的“侍御”了,如此巨大的落差,形成鲜明的对比。
诗的后两句“暂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泉明”,写欢送韩歆的情景。韩歆被贬,要去广德隐居,人们送别得喝酒,酒要用钱来买,没钱的李白有时用五花马、紫绮裘、龙泉剑去换。然而此时,诗人又身无分文,好友来了,“人情大似债,头顶锅来卖。”李白去赊酒,而且赊了大量的酒,“与君倾”。诗人一边赊酒,一边又去赊月。“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襄阳歌》),赊月自然要简单得多。“暂就东山赊月色”,这里的“月色”也赊下了,这里的“舞台”是东山,灯光、布景任尔用,诗中将“酒、月、歌”融合在“东山”的大背景下。当夜皓月当空,月光满地,诗人放声歌唱,人们尽兴欢歌,“酣歌一夜”,通宵达旦,这是为欢送一个人:“泉明”。泉明,即渊明,陶渊明。《野客丛书》载:“谓渊明一字泉明,李白诗多用之,不知称渊明谓泉明者,盖避唐高祖讳耳,犹扬渊之称扬泉,非一字泉明也。”诗人有意此时把韩歆比作陶渊明。因陶曾在彭泽县为县令,辞官不做。他“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李白在这里将两人相比,主要是对韩歆的安慰,更是对他的颂扬。
这首诗在艺术上想象新奇,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睹物兴情”、“辞以情发”。李白将客观景象溶入自己的主观意象,并达到了形式上的同构与精神上的共鸣,体现了诗人与友人的那种淳朴、真挚的友情。诗句浑然天成,如行云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