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山灵招我深,轻策上层阪。
巅顶涵清池,坎艮象成蹇。
水寒鱼不生,穴黝龙疑偃。
想当融结初,天匠费镌铲。
鉴影须眉寒,洗心烦郁遣。
沿缘把垂藤,趺坐藉苍藓。
是时暮樵还,风送歌声远。
云游萝径湿。
烟动僧愁饭。
聊追谢监游,讵同阮公返。
不见青莲花,羽化空遥缅。
猜你喜欢
萦纡白云路,窈窕青山联。
秋风吹客衣,逸兴良翩翩。
扪萝度绝壁,蹑蹬穷层巅。
崖倾石欲落,树断云复连。
两峰龈牙门,中谷何廓然。
大山屹堂堂,直欲摩青天。
小山亦磊落,飞来堕其前。
阴阴积古铁,粲粲开青莲。
神斧削翠骨,天沼涵灵泉。
玉龙抱寒镜,倒影清秋县。
忆昔张贞居,寄我琳琅篇。
逝者不可作,新诗徒为传。
举酒酹白日,万壑生凄烟。
幽欢苦未足,落景忽已迁。
美人胡不来,山水空清妍。
记得武陵相见日,六年往事堪(kān)惊。回头双鬓已星星。谁知江上酒,还与故人倾。
铁马红旗寒日暮,使君犹寄边城。只愁飞诏下青冥(míng)。不应霜塞晚,横槊(shuò)看诗成。
武陵:地名,今湖南常德市。星星:指头发花白。
使君:指词题中的曾使君。青冥:青色的天空。这里代指朝廷。不应:不顾。槊:古代的一种兵器。
开篇“记得武陵相见日,六年往事堪惊。”“记得”二字将词带入对往事的回忆之中。武陵,今湖南常德市。“相见日”三字,虽极平常,但却包含着那次相聚中种种快乐的情事,极为明白而又十分含蓄。从那以后,他们阔别六年之久,两人都尝尽了天涯作客的况味。这一切,作者只用“往事堪惊”四字一笔抹过,简括地表现出辛酸沉痛,不堪回首的情绪。“回头双鬓已星星”,现见面,两人鬓发已经花白了。这句上片是关合前后的过渡句。正因为词人对他们的武陵相会有着美好的记忆,而对分别以来的生活感到很哀伤,所以,他非常希望刚刚重新见面的朋友能长期一起,以慰寂寞无聊之思,以尽友朋相得之欢。“谁知江上酒,还与故人倾”。哪知道又要这样匆匆作别呢?“谁知”、“还与”的搭配,表达了作者对这次分别事出意料,与愿望乖违,但又不得不送友人登程的伤离情绪。虽说词只写江上杯酒相倾的一个细节,实际上,他们尽情倾诉六年阔别的衷肠,以及眼前依依惜别的情怀,都涵括里面了。
下片是对曾使君到达光州边地后生活和心境的想象。过片二句,上句有情有景,境界雄阔悲壮。寒日的傍晚,一派萧瑟的边塞上,铁马奔驰,红旗飘扬,士气高昂,真是令人激奋的场面。使君不仅身其中,而且还是长官和塞主。一般诗人的笔下,久守边城,则不免要流露出思归的凄怆之情。而这首词则一反常调,别出新意。作者想象曾使君为豪壮的军队生活所激发,根本不想离开边地,反而担心皇帝下诏书,命令他回京,“只愁飞诏下青冥”,使他不能继续呆那里。他何以要留恋边地呢?词的最后两句作了剖露:“不应霜塞晚,横槊看诗成。”“不应”,不顾。“霜塞晚”,呼应上文“寒日暮”。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串解这几句云:“言只恐诏宣入朝,不顾使君边塞,正有横槊之诗兴也。”横槊赋诗,语出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云“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后来引用它赞扬人的文才武略。
词从友人的角度想象,说他热爱雄壮的边塞生活,并有写诗赞美的豪兴。作为一首送别词,它的真正用意是勉励友人在边塞上施展文武才干,为国立功。
此词写惜别之情,却一反常态,花费较多笔墨回忆六年阔别中两人天各一方、辛苦劳顿的种种情状,为抒写别情作了蓄势充足的铺垫。这种写法,具有较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显示了作者的高超才情。
春园桃李月,山馆桂松烟。竹影壁间翠,花光池上燃。
楮芳初剪玉,榆小未铺钱。节物信为悦,簪绅徒自牵。
妃瑟泠泠,转瞬微风起蘋末。正水天一色,云开雨霁,东西相望,蟾生乌没。
潭影翻秋雪。伤弦雁、唳寒阵结。经行地、菊老萸稀,过了重阳未酬节。
万念交萦,江山如画,登台啸声发。问女星曾几,分章云汉,淮流似昔,笼纱烟月。
三浅蓬莱水,鱼龙戏、未堪坐阅。层涛壮、海若来思,笑击珊树折。
飘然一树玉临风,更掇三花入素丛。赢得人间誇六出,酒中仙数对逾工。
杨柳密栽烟外缕,丁香娇结雨中愁。
细推物理何能理,且作东风烂熳游。
梅生要孤高,故在城颠上。腊过已多时,花寒犹未放。
正前乃庐山,积雪千万丈。开樽望峥嵘,酒面已迟上。
直须玉蕊十分开,洗尽烟岚春气回。请君扫地更招客,为君对花卷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