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寒云护山顶,隐见最高峰。遂造林中寺,才闻午后钟。
窗明半岭雪,门掩断崖松。分院平生愿,从谁话箭锋。
猜你喜欢
又名:留别王维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hè)美。
莫学武陵(líng)人,暂游桃源里。
你若要归山无论深浅都要去看看;山峦沟壑清净秀美要尽情地赏玩。
千万别学陶渊明笔下那个武陵人,只在桃花源游了几天就匆匆出山。
本站。
武陵人:指陶潜《桃花源记》的武陵渔人。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这两句是说这次回到山里之后,不论入山深浅,都要饱览山川之秀丽,林木之幽美。这当然是劝勉崔兴宗不要再留恋世俗的生活,把对山水的感情升华到一种与世俗生活相对立的高度,这与他们对现实的厌倦与反感有关。“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这两句是劝崔兴宗隐居丘壑,既然在山水间找到了生活的真趣,就不要再从那个境界里返回到现实中来了。这一方面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肯定,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作者为什么要人留恋那个“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世外桃源呢?这是由于他们在现实中屡屡失败,一方面产生了对现实生活的反感,另一方面也更深刻地认识了现实生活。作者生活的时代大约属于唐玄宗和唐肃宗时期,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后期。那个时候由于唐玄宗任用奸相李林甫,宠幸杨贵妃,政治十分黑暗,下层知识分子无法入仕,像裴迪、崔兴宗这样的寒士没有出路。所以他们宁愿隐居山林,过一种与世隔绝的生活。因此作者劝他的朋友,既然在山水之间找到了真趣,找到了自己思想感情的寄托,就不要像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武陵人一样,找到了桃花源却轻易地放弃了。作者认为这是一个错误,因此他说:“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这首诗语言浅显易懂,但立意很深,不失为一首好诗。
久聚未知乐,暂离能许愁。
清江一轮月,后夜两般秋。
语倦且呼酒,寒侵频索裘。
鼎湖龙去远,忧愤涕滂流。
忆昔江枫赤叶下,含悽别子城之隅。买舸遥寻沔阳守,张灯夜宴郎官湖。
宴罢迢遥历乡县,行边宛转随游衍。过境能令车马迎,归途翻为莺花恋。
大梁才子更相留,平台大雪挥金瓯。囊里赠金快意尽,闻君累月醉青楼。
春生始渡黄河岸,入门妻子亲为爨。壁上龙泉今在无,因歌长夜何时旦。
楚客相思不记年,尺书无复到南天。江马故人禄苦薄,寂寞谁当送酒钱。
江上忽逢燕地客,停杯问讯悲今昔。丈夫不仕空有才,世人谁识文章伯。
况子丹房已属人,茅茨低小莫容身。堂前燕雀俱飞去,洞口灵芝秖自春。
道远看山改,秋深觉雨稀。晴云迷晓望,凉月送宵辉。
木叶纤纤下,江流寸寸微。蘧然成信宿,飞梦绕渔矶。
二月犹北风,天阴雪冥(míng)冥。
寥(liáo)落一室中,怅(chàng)然惭百龄。
苦愁正如此,门柳复青青。
北地寒冷,已经是二月了可天空中仍然刮着凛冽的北风,飘着纷纷扬扬的大雪,一片阴暗。
在冷清的斗室里,我心中十分惆怅,害怕就此愧对一生。
正在我如此愁苦之时,门前的柳树又青翠起来了。
参考资料:
1、于海娣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102-104页
冥冥:阴暗貌。
寥落:冷落,冷清。百龄:百年,指一生。
轻合鲜义终,苟容非礼遇。远结万里㛰,多为才名误。
始与君结好,不知君有妇。有女嫁他人,俱怀托迟暮。
青青墙下草,生死墙下路。娟娟道傍花,零落无处所。
女子失其身,何以保贞素。既乖百年意,百年谁能度。
对镜空悲唶,中心良难诉。浮萍难为托,一木无两附。
弃旧属新欢,新欢渐成故。宁当中路折,莫被他人去。
宁老阿母傍,不受他人妒。腾身出房间,两绝无复顾。
岂愿嫁他人,甘心西山树。
手足恩情重,埙篪欢乐长。
要知能忘处,坟草两荒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