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灵旗半夜偃胡风,百丈埔前战血红。异代双忠更张许,男儿千古逊英雄。
麻沙故乘讹遗迹,禾黍秋原失寝宫。重表幽芳关庙貌,浮山南望夕阳中。
猜你喜欢
分手暮江寒,徘徊立马看。
寻常相见易,倍觉别离难。
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圞(luán)意。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终日劈桃穰(ráng),人在心儿里。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
新月弯弯如眉毛,没有圆的意思。不忍心看红豆,满眼都是相思泪。
整天劈核桃,那人像桃仁嵌在核壳中一样嵌在我心中。两朵隔墙相望的花,早晚会结成连理枝。
参考资料:
1、吕美生评注,情诗百首,安徽文艺出版社,2012.06,第91页
2、肖笃宋选编,唐宋词三百首(少年版),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年05月第1版,第42页
新月:阴历月初的月亮。团圞:团圆。红豆:又名相思豆,草本植物,种子形如豌豆。
劈:剖开。桃穰:桃核。仁儿:桃仁。这里“仁”与“人”谐音,意思双关。连理:不同根的草木,它们的枝干连成为一体。古人喻夫妇为“连理枝”。
上阕以“传情入景”之笔,抒发男女间的相思之苦。作者借“移情”笔法,赋予视野中的客观景象以强烈的主观情感,使天边新月、枝上红豆都染上别离相思的情愫。“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圞意”,明为写月,实则喻人,作者以眉比月,正暗示出相思人儿因不见团聚而双眉紧蹙,郁闷不欢的愁苦之态。“红豆”本是相思的信物,但在离人的眼里却是贮满了忧伤,令人见之落泪。一弯新月,数枝红豆,词人撷取传统的寄寓人间悲欢离合、别离思念之情的两种意象,正表达出对爱人的无限深情和思之不得的痛切缺憾。
就内容而言,下阕为上阕之顺延;就感情的“走向”而言,二者又有着微妙的差异。如果说上阕中写相思还只是借助于意象的寄托,情感的附着还比较虚幻,词中的情绪基调也是一种充满残缺感的低沉.那么下阕中的情感就相对地落到了实处,词中流露着的、是充满希冀的向上的基凋。“终日劈桃穰,人在心儿里”,一语双关,看似百无聊赖的行为,正寄托着主人公对心上人丝丝缕缕的情爱和日复一日的期盼。“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更表明对爱情的充满信心,尽管花阡两朵,一“墙”相隔,但相爱的人儿终将冲破阻碍,喜结连理。整首词写得情致深长,淋漓沉至。
这首词在艺术上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极其自然地运用了南北朝民歌中的吴歌“子夜体”,以下句释上句,托物抒情,论词家评曰:“妍词妙喻,深得六朝短歌遗意。五代词中希见之品。”
垂柳含风绿线长,舂锄飞下玉双双。一溪春水无人渡,低掠蒹葭过石淙。
依然送腊似前年,检历那堪岁自迁。渐与儿童不相类,却于时辈漫为缘。
深杯薄酒憨憨醉,北舍南邻浅浅烟。可叹逢春无别事,斋头间亦揭红笺。
宿雾挟岚飞,路向雾中上。雾倏在下方,人作天际想。
真如寥廓翔,梧竹许嗣响。惊飙忽吹开,绝顶延清赏。
秦山贴地堆,秦川平若掌。居高谁思危,一落千丈强。
已阅通津路,犹闻报曙钟。閒情方欲遣,别兴转加浓。
鲛室潭涎敛,蜃楼海市重。美人知不远,惆怅隔芙蓉。
月在两山间,人在空明里。山色碧于天,月色光于水。
心闲物物幽,心动尘尘起。莫向动中来,长愿闲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