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渺渺瑶京帝所都,霓裳故部尚存无?九龙欲窃天公位,四象全翻太极图。
此劫本来关运会,诸仙平日太嬉娱。可哀休唱人间曲,颠倒先将斗柄扶。
猜你喜欢
昨夜秋风来万里。月上屏帏(wéi),冷透人衣袂(mèi)。有客抱衾(qīn)愁不寐(mèi)。那堪玉漏长如岁。
羁(jī)舍留连归计未。梦断魂销,一枕相思泪。衣带渐宽无别意。新书报我添憔悴。
昨夜的秋风好似来自万里之外的家乡。月亮攀上了寝息之所的帷帐,冷气透入人的衣袖。在异乡作客的我抱着被子愁得睡不着觉。更哪能忍受漏壶一滴滴的声音,越发觉得长夜漫漫。
寄居他乡回家的日子遥遥无期。梦里醒来凄绝伤神,一觉醒来满面都是相思的泪水。衣带渐渐宽松,不为别的什么。只为新到的书信,又平添了许多憔悴。
参考资料:1、(宋)苏轼著吕观仁注.《东坡词注》:岳麓书社,2005年01月第1版:第110页。
屏帏:屏,屏风;帏,床帐。衣袂:衣袖。衾:被子。玉漏:古代计时器。长如岁:度夜如年。
衣带渐宽:指人因忧愁而消瘦。新书:新写的信。
此词写的是一个“愁”字。
为何而愁?乍看是秋风冷月触动了离人的乡愁。秋风、明月是容易触发乡愁的,不过读完全词才知道几乎被词人瞒过,原来激发词客乡愁的,并非秋风明月,而是思妻之愁。
其愁若何?答曰:”有客抱衾愁不寐“。“羁舍留连”、“梦断魂销”、“衣带渐宽”,都是写愁,但都不如“抱衾不寐”深刻形象。
“有客抱衾愁不寐,那堪玉漏长如岁。”中“长如岁”三字又生动地表现出词人对与妻子相见的期盼,怨时间过得太慢。
“梦断魂销,一枕相思泪。”这里用“相思泪”来抒写思妻之情。
“衣带渐宽无别意,新书报我添憔悴。”此句尤为抒写了羁旅思妻的感伤情怀,为相思而憔悴消瘦。“新书报我添憔悴”,妻子近日来信,说她因思“我”而一天比一天憔悴!说月能“冷透人衣袂”,说“玉漏长如岁”,是无理的,但却合情。另有龙注引简文帝诗,仅出“衣带宽”意,没有联系两句词的上下文意笺释。按此处词意当从柳永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凤栖梧》)中脱化而出,况且,“衣带渐宽”、“憔悴”等字面也有关连。
月冷、夜长,用今天美学术语来解释,是一种移情作用。文学大家其风格是多样化的。苏轼写豪放词,亦间写婉约词,此词风格即属于后者。
江南何处景,一幅淡含晖。草木半黄落,楼台深翠微。
桥连秋水渡,船与暮云归。我亦渔樵客,怅然思拂衣。
秋风测测漏声长,漫把秋怀论斗量。久作鳏鱼常不瞑,任骑瞎马幸非盲。
移居喜托皋桥庑,卧瓮应容吏部狂。颇爱西昆温丽体,可能酬唱效刘杨。
十旬十走京津道,忙里云山眼倦看。今日坐窗识清旷,万林如醉一雕盘。
微阳回朔气,云物倍飕飕。岁月逢长至,风尘叹薄游。
停车道傍树,把酒市中楼。欲渡黄河水,萧条雪满舟。
松风扣虚壑,萧爽田盘秋。每遇绝佳处,与师尝极游。
江湖今判袂,烟雨独登楼。题遍南朝寺,无忘寄白头。
五字非容易,须曾断几茎。
身虽居破屋,人比作长城。
塞北李都尉,江东阮步兵。
编师攻不下,老将望而惊。
立帜骚坛峻,降旗敌垒平。
可怜秦系辈,浅陋欲争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