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砀沛蟠纡接下相,风云咫尺会舟航。中原日落关城白,西楚河来天地黄。
山闭彭门千里暮,林开祠庙一陂荒。背关怀此君休笑,自古男儿悲故乡。
猜你喜欢
海上晴天雷雨豗,惊涛奔入乱山开。青冥楚越孤帆去,浩荡淮沂四面来。
春草不知韩信里,秋风曾到项王台。谁明鼓楫中悲慨,仰视云霄数雁回。
使者治堤久未还,东南波浪海云閒。只愁天上桃花水,浸失淮南桂树山。
任土司䢉操户版,薄征都尉且河关。勤忧中泽须良吏,又待霓旌问里阛。
南登楚岸出枫林,回首天边万里心。日月空濛探海窟,鱼龙缥缈踏春阴。
故人京洛思朝夕,鸥鸟沧波自古今。河上近连江上路,苍苍千嶂碧烟深。
失伴离群不惮劳,此心终不在蓬蒿。百年海内皆兄弟,万里云间一羽毛。
夜月相随形影在,秋风独立性情高。鹓行鹭序休相笑,朋党何须似尔曹。
妙手何人簇绛纱,平台惊见数枝斜。梁家园里无遗种,吏部庭前得好花。
量浅莫将深盏酌,眼昏犹用密帘遮。诗中近侍非公论,谁说唐人是作家。
洒扫宣华舍此君,烟中月下绿生尘。
他年叶叶清风满,莫忘今年借宅人。
凤髻(jì)蟠(pán)空,袅(niǎo)娜(nuó)腰肢温更柔。轻移莲步,汉宫飞燕旧风流。谩催鼍(tuó)鼓品梁州,鹧鸪飞起春罗袖。锦缠头,刘郎错认风前柳。
凤凰形发髻盘成空花,袅娜腰肢温润轻柔。转移变换莲步,像汉宫赵飞燕那般美艳风流。鼋鼓疾响演奏《梁州》舞曲,随舞曲翻飞绣着鹧鸪的春罗衣袖。送上锦缎缠头,情郎哥错认成风前的春柳。
参考资料:
1、蘅塘退士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年11月版:第361页
2、蒋星煜等.元曲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7月版:第174-175页
3、夏征农等.辞海(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2341、2418页
飞燕:用西汉成帝皇后赵飞燕典故。鼍鼓:用鼍皮蒙的鼓。鼍,即扬子鳄。梁州:指《梁州》大曲。刘郎:一般采用刘晨、阮肇天台山遇仙的典故,喻指情郎。
“驻马听”是这首小令的曲牌。这首小令描写人体造型的艺术魅力。全曲紧扣着舞姿来写。“凤髻蟠空,袅娜腰肢温更柔”,从发式和体形两者点染舞者的精致装饰和天生丽质。“轻移莲步,汉宫飞燕旧风流。谩催鼍鼓品梁州,鹧鸪飞起春罗袖。”描写舞者的具体形象。作者抓住舞的基本特征,用轻衫飘舞、莲步轻移、罗袖翻飞的动态形象,和汉宫赵飞燕“旧风流”的恰当联想,以及突出鼍鼓频催、《梁州》大曲伴唱的舞乐特点,简练、准确而又生动地描绘了舞姿的优美和场面气氛的热烈。“锦缠头,刘郎错认风前柳”用作为观众代表的“刘郎”眼光,用他“错认风前柳”的幻觉形象,渲染、强调了舞者留给观众的难忘印象。
这首小令写法极其夸张,强调了舞蹈艺术的感染力量,使人有如见如闻之感,其用语之典雅、清丽也增强了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