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郎潜自昔伤华发,今日班生艳此行。洱海舆人歌粟袖,陶亭吉语协茅璚。
岸花送客愁千驿,堤柳言离抵十城。好去山衙听铜鼓,莫忘诗社洛钟声。
猜你喜欢
黄鹤仙人击寥廓,碧鸡驿树指哀牢。莽苍三适似餐腹,阿育四轮方驾尻。
醉草应添新醉草,征袍仍是旧征袍。蛮方万里皆分虎,羡尔先被楚复陶。
垂鞭南牧穷天尽,洒涕东瞻蹈海乾。胡服不甘探雀鷇,连环捶碎悼龙鸾。
延陵奉使衣披纻,苌叔违天碧化丹。双鲤石华镌上国,汉城冤雪夏犹寒。
欲引南能学西笑,宗雷讲席起冲波。谁欤稷下折黄鹞,逝者青城骑白骡。
晚共师涓悲濮水,老忧金狄卧盘陀。遥知匹马移兵地,春色长临赌咒河。
新月上,远烟开。惯随潮水采珠来。棹(zhào)穿花过归溪口。沽(gū)春酒。小艇缆牵垂岸柳。
新月上来了,弥漫的烟雾散开了,习惯了追赶潮汐去采珠。艇儿穿花过溪而回,买一壶春酒,将小艇系好在垂岸的柳树下。月夜赶潮水,勇斗风浪;穿花而归,沽酒小饮,构成了采珠人的独特生活。
参考资料:
1、顾农,徐侠.《花间派词传温庭筠、皇甫松、韦庄等》: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第653页
2、费振刚主编顾农徐侠选注.《中国历代名家流派词传花间派词传》: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01:第653页
3、林兆祥.唐宋花间廿四家词赏析: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06:第379页
南乡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又名《好离乡》、《蕉叶怨》。惯:习惯。沽:买。春酒:冬季酿制,及春而成,故称。也叫泺醪。
这首词写采珠人傍晚归途中泊舟沽酒的情景,景色清幽淡雅。弯弯的月儿爬上夜空,在月光照耀之下,弥漫的雾气渐渐散开,采珠人在夜色下从容划船,穿花过溪,泊船买酒,一“划”一“穿”“泊”,这一切在作者笔下如一幅优美清新的水墨画,徐徐向读者展开。该词的难得之处在于作者把寻常景色和采珠人的寻常生活写得如行云流水般自然动人,淡而有味,如清茶宜人,如清香醉人。表现了作者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写出了作者对异域风情的深刻体验,引人入胜。
雅制曾传太古时,蛇纹深断碧梧枝。最怜得趣同元亮,何必知音觅子期。
流水高山应默契,阳春白雪有心知。长卿无限求凰意,寂寞何由寄所思。
其一
楚材称晋用,
秦臣即赵冠。
离宫延子产,
羁旅接陈完。
寓卫非所寓,
安齐独未安。
雪泣悲去鲁,
凄然忆相韩。
唯彼穷途恸,
知余行路难。
其二
畴昔国土遇,
生平知己恩。
直言珠可吐,
宁知炭欲吞。
一顾重尺璧,
千金轻一言。
悲伤刘孺子,
凄怆史皇孙。
无因同武骑,
归守霸陵园。
其三
榆关断音信,
汉使绝经过。
胡笳落泪曲,
羌笛断肠歌。
纤腰减束素,
别泪损横波。
恨心终不歇,
红颜无复多。
枯木期填海,
青山望断河。
其四
摇落秋为气,
凄凉多怨情。
啼枯湘水竹,
哭坏杞梁城。
天亡遭愤战,
日蹙值愁兵。
直虹朝映垒,
长星夜落营。
楚歌饶恨曲,
南风多死声。
眼前一杯酒,
谁论身后名。
其五
周王逢郑忿,
楚后值秦冤。
梯冲已鹤列,
冀马忽云屯。
武安檐瓦振,
昆阳猛兽奔。
流星夕照镜,
烽火夜烧原。
古狱饶冤气,
空亭多枉魂。
天道或可问,
微兮不忍言。
其六
日色临平乐,
风光满上兰。
南国美人去,
东家枣树完。
抱松伤别鹤,
向镜绝孤鸾。
不言登陇首,
唯得望长安。
昼气如大雾,蒙我大明镜。主人莫知乡,奴隶窃权柄。
不能巍巍莅,惟听纷纷命。是非既昧瞀,操执岂中正。
不惟裁截偏,尤苦怠惰病。一柱一柔弱,四维俱不竞。
循兹不回首,安得逃禽行。为人自暴弃,造化德独盛。
纳日息万物,停止吾视听。魂归魄不安,灵根复凝定。
潜龙蟠深渊,不灭飞腾性。五更号群鸡,陡然得大庆。
熹微一隙开,洞达八荒圣。天地顿轩豁,百度亦饾饤。
昨非咸昭晰,今是足审订。乃知天于人,父母未足并。
晦以养其明,止以茁其莹。此而不接续,诚犯不恭令。
工夫知如何,焚香且虔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