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闻道长安不易居,折腰元亮意何如。送迎忙似桥边柳,莫笑邮亭绿影疏。
猜你喜欢
年年折柳灞桥过,风雪征鞍句漫哦。管领春光看此度,棠阴可比柳阴多。
慷慨悲歌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
中洲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
这首诗评论了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歌》描绘了开阔壮美而又和平安定的草原风光,有豪放刚健、粗犷雄浑的格调。元好问重视民歌,前两句他肯定、推崇这首民歌慷慨壮阔深厚的气势,推举它不假雕饰而浑然天成。
后两句点出了中原文化对北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影响。敕勒本是北方一个游牧民族名称,居住地方在敕勒川(今山西北),元好问认为,看《敕勒歌》的产生和风格,是中原的慷慨豪迈的气魄传给了阴山下少数民族的艺术作品。《敕勒歌》表现了我国境内各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和渗透。
小邑边西北,兵馀贵抚摩。但令息愁叹,渐可化弦歌。
陇树春犹在,秦云夏更多。悬知官事简,日对二松哦。
草熏风暖,楼阁笼轻雾。墙短出花梢,映谁家、绿杨朱户。寻芳拾翠,绮陌自青春,江南远,踏青时,谁念方羁旅。昔游如梦,空忆横塘路。罗袖舞台风,想桃花、依然旧树。一怀离恨,满眼欲归心,山连水,水连云,怅望人何处。
乱世人多事,耕桑或失时。不闻宽赋敛,因此转流离。
天意未如是,君心无自欺。能依四十字,可立德清碑。
脱迹尘嚣外,悠然寄北亭。
池平一鉴净。山远数螺青。
身世惊残梦,行藏忌独醒。
惟闲即近道,不必玩丹经。
渟泓石上泉,照我良是我。轻风一荡激,真态互掀簸。
乃知求慧性,非戒定未可。道人此名庵,千劫付一坐。
海月自澄明,天花任飞妥。吾生剧萍梗,万里信漂堕。
湛然摩尼珠,坐受昏尘裹。何时陪远公,同社事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