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坐制东南意可知,中原盗贼任交驰。可怜后事输周宝,且欲三分效猘儿。
楼上迎仙终未见,庭前乘鹄复谁欺。野乌入室成先兆,正是将军跋扈时。
猜你喜欢
傲吏(lì)身闲笑五侯,西江取竹起高楼。
南风不用蒲葵(kuí)扇,纱帽闲眠对水鸥(ōu)。
傲然不群的官吏悠闲地笑着面对那些皇戚权贵,在西边的江岸伐取竹子,盖起高楼。
清爽的南风自然地吹来,而不用蒲葵扇子扇、那戴着凉帽的人对着水鸥,悠然地睡觉。
参考资料:
1、彭定求等.全唐诗(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489
2、陈超敏.千家诗评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110
3、高品贤.《千家诗七绝》书法与解读: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157
4、蒙万夫.千家诗鉴赏辞典:陕西教育出版社,1991:114-115
傲吏:不为礼法所屈的官吏。五侯:汉成帝时封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皆为侯,受到特别的恩宠。这里泛指达官显贵。西江:泛指江西一带,其地多竹。起:建造。高楼:指竹楼。
蒲葵扇:用蒲葵叶制成的扇,俗称蒲扇。纱帽:夏季的凉帽。闲眠:悠闲地午睡。水鸥:即鸥鸟。
这首诗题为“寄王舍人竹楼”,实际上借对王舍人“竹楼”的赞美,表现了作者蔑视功名、闲适自得的生活态度。
诗的起句“傲吏身闲笑五侯”,所谓“傲吏”,大约指的是那位“王舍人”,他既然身己为“吏”,却丝毫没有俗务缠身,更着不起那些气焰熏天、炙手可热的“五侯”,其生活情趣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战国时期的庄子,曾在蒙(今河南商丘)做过漆园小吏,楚威王欲拜他为相,被他拒绝了。后世遂称他为傲吏,如晋郭璞《游仙》诗说:“漆园有傲吏。”这里将王舍人比喻成庄子。接下来,作者紧扣诗题,写王舍人的“竹楼”。这里作者着重强调了两点:其一,“西江取竹”。西江历来为产竹之地,而竹却又被视为“岁寒三友”之一,既“直”又有“节”,所以作者表面上是写竹,实际上却是在写这位“傲吏”的品格。其二,“起高楼”。本来,以竹为楼,不可能搭得很高,但作者特意拈出“高”字,一下仅能进一步暗示这位“傲吏”非同一般,同时也为下文的“南风”徐来打好了基础。
诗的后两句表面上是在写竹楼内的生活,实际上仍在写这位“傲吏”蔑视功名、闲适自得的人生态度。“南风不用蒲葵扇”,一是说“傲吏”在竹楼上享受着徐徐吹来的南风,其悠然自得、无争无竞的心情显而易见;另外,它还隐隐借用了“南凤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之句,巧妙地说明只要沐浴王风,宣扬教化,自然可以使所治之民安居乐业,无需多费精神,碌碌多劳。而“纱帽闲眠对水鸥”句,则更进一步写出这位“傲吏”的心态:他头戴“纱帽”,悠然地对着水鸥入睡。此处的纱帽,是指平民和官吏均可戴的凉帽,与后世的“乌纱帽”即官帽不同。纱帽作为官帽,那是明代以后的事情。唐宋人诗里,纱帽则多指夏季戴的轻便帽子,官民皆可戴。如白居易《夏日作》诗:“葛衣疏且单,纱帽轻复宽,一衣与一帽,可以过炎天。”“水鸥”在这里可能暗用了典故,据《列子》记载,从前有人在水边每日与鸥鸟为戏,鸥鸟飞临其身而不惊怕。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也用这个典故。当然,此处说他没有用典也是可以的,水鸥在水边自由自在,悠然起飞,与王舍人与世无争的心境正相契合。用典而使人不觉其用典,正是诗家推崇的一种入化的境界。诗人对王舍人的生活情趣及他的竹楼产生了如此浓厚的兴趣,也就等于表白了自己的心迹:他不仅是这位“傲吏”的知音,而且无时无刻不在向往这种生活。
这首诗运用了一些典故,对丰富诗歌的内涵、深化诗歌的主题,具有明显的作用。全诗意蕴丰美,耐人寻味。
苍苔浊酒同歌呼,白须红颊醉相扶。尧时皇质未全散,不论朝野皆欢虞。
望云云非云,就日日非日。先秦迂儒强解事,极口誉尧初未识。
尧民与酒同一天,此外更谁为帝力。仙老曾经甲子年,戏将陈迹画中传。
山川淳朴忽当眼,回望康衢一慨然。不见只今汾水上,田翁鞭背出租钱。
归舟古渡头,水急沙力薄。参差水竹中,石头何磊落。
高浪见渔翁,肤黑发益白。尽日守缯缴,交谈见素朴。
称彼读书人,云是游仙客。家住河上村,近亦走风鹤。
天不眷微生,难以事耕凿。膝边两小儿,食鱼弃鱼骼。
岂知翁力竭,十缯九不获。世路多艰虞,人生苦缠縳。
万事可镜心,兹游信行乐。
报道一声春去。满泪游丝飞絮。嘱咐燕和莺,可否留春暂住。
无绪。无绪。怕听妒花风雨。
天运自消息,诗人费平章。何花春不红,何草冬不黄。
日午绛云烘墨,渴乌偏掉尾、威胡赫。一霎溪风凉激。
谁取十万冰弦,辊来霹雳。
急雨琤琮裂帛,万瓦战金铁。轰馀怒犹思、坏墙壁。
此际白苧凉衫,独上快阁临风,须如猬磔。
杜诗诧蜀险,高有石匮阁。安知居庸口,可掠太白脚。
马行已崇巅,鸟度尚层壑。林蹊旷迷辙,崖井荒留幕。
俯疑日沈车,阒若风鼓橐。玄云倏扬旟,朱霞粲涂鞟。
数驿程匪赊,袭裘寒更薄。客魂逢酒销,鬼胆因诗愕。
蟠木将为容,胡绳未宜索。严召戒晨趋,澄旻际秋廓。
紫微晶焕烂,瀚海气冥漠。腰无两鞬属,道有五丁凿。
弭辔谁所援,还衡犹屡错。小息树吟旌,争先厉词锷。
非开石首筵,似听郾城柝。巨敌无前勍,偏师当后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