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霜柑悬色相,佛手是耶非。伸屈皆禅谛,骈枝亦悟机。
掌应摩顶现,香逐散花飞。静味拳拳妙,西来大意微。
猜你喜欢
独向阴崖结构牢,一时文采擅风骚。云间客见疑犹浅,山下人行望始高。
苍树攀巢驯鹳鹊,翠藤结蔓挂猿猱。遥知高卧多标致,何问长斋代骨毛。
洗耳未应徒见许,攒眉但恐不容陶。山僧进谒多题竹,野老相过或献桃。
绵蕝暂陈存故事,棘闱严备远周遭。凿平岩罅安书籍,扫集松花酿酒醪。
醉后赋诗题石壁,兴来送客钓江皋。苏门傲睨惟閒笑,康乐登临岂惮劳。
雨霁傍松延薜荔,晚凉疏水灌蒲萄。明朝使者求颜阖,只此山中不用逃。
湖船著水平无舵,篷上使篙篷下坐。山光四面锦屏开,桥影中天綵虹卧。
轻鸦拂树还千点,老鹤叫空时一个。宴客遥将绮席随,游人不惜青鞋破。
江南风物今馀几,看画题诗两无那。却忘湖山画不如,他年自买扁舟过。
北风吹折西山巅,长安有酒斗十干。下马逢君辄成醉,北斗倒插栏干前。
主人为我开瑶编,读之一一山中篇。满地茏苁走白石,四壁纷纭行紫烟。
天目之峰几千万,忽然并挂金华笺。泠泠屋上鸣飞泉,滚滚杯中注百川,使我对此心茫然。
当时我有百花洲,垂杨十里沧江边。织女为我栽白榆,太乙为我栽青莲。
狂时上抱明月舞,醉来忽枕浮云眠。有时赤脚踏龙渊,蛟龙窟宅时时迁。
只今一别三四年,风尘车马徒相牵。梅花岁岁怨其主,芳草日日私自怜。
欲归不归谁之愆,何时与君同上江门船。二十四桥歌婵娟,直从白浪寻青天,千秋万载凌飞仙。
长剑高歌换素衣,君恩未报不言归。旧精鸟篆谙书体,
新授龙韬识战机。万里往来征马瘦,十年离别故人稀。
生平志气何人见,空上西楼望落晖。
吴门风水各萍流,月满花开懒独游。万里山川分晓梦,
四邻歌管送春愁。昔年顾我长青眼,今日逢君尽白头。
莫向尊前更惆怅,古来投笔尽封侯。
一担乾(qián)柴古渡头,盘缠一日颇(pō)优游。
归来涧(jiàn)底磨刀斧,又作全家明日谋。
挑上了一担干柴到古渡头去卖,换了钱足够一天的开销,便心满意快。
他回到家中又在山涧边磨快刀斧,为筹集明天的生活费用做好准备。
参考资料:
1、李梦生.宋诗三百首全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1日:第211-212页.
盘缠:本意指路费,这里作开销解。优游:悠闲。这里是宽裕的意思。
谋:筹划。
这首绝句写山中樵夫的生活,说他每天砍上一担柴,卖后便够了一天的开销,回到家中,磨快了斧头,准备第二天再去砍柴。诗在表现艺术上有两点值得赞赏:一是诗写的是深山的樵夫,但没有明说,通过“古渡”、“涧底”二词,含隐不露地告诉大家;二是诗写樵夫一天的生活,以“又作全家明日谋”暗逗,说明樵夫天天如此,带有典型性。这样细微的构思,是宋人绝句的长处,也是值得后人借鉴的地方。
诗人写樵夫的生活,究竟是站在什么立场上来写的呢?这点可以根据对诗的不同的理解来推敲解释。如果着眼于末句“又作全家明日谋”,则可如此解说:诗人认为樵夫的生活非常艰苦,每天辛辛苦苦地打了柴,远远地挑到市上去卖,卖了钱只够一天的开销;回到家中,又忙着磨快斧头,为明天的生活考虑。再进一步扩大思维,如果樵夫病了,或者刮风下雪,他的“明日谋”岂不是要落空,家中便要挨饿了。因此,诗人表现的是对樵夫辛勤劳累仍不能保证温饱寄予同情,“颇优游”三字是有意调侃,发泄心中的不平。如果着眼于“盘缠一日颇优游”一句来推论,结果便完全不同了。中国古代诗人对隐居山中、水边的自食其力逍遥容与的樵夫、渔翁一直抱赞赏企羡的态度,认为他们远离扰乱红尘,友麋鹿,伴烟霞,是最令人赏心适意的生活。《西游记》第九回开场时,有一大段渔樵问答,对各自的逍遥自在,大肆夸耀,就很能说明问题。萧德藻正是从此出发,说樵夫隐居深山,远离人间是非;他每天打了柴,行歌古渡,易米市菜,只要够了当天的用费,便不再烦心。回到家中,面对青山绿水,悠闲地磨着斧子。这样的生活,大有“日出而耕,日入而息,帝力于我何有哉”般无忧无虑的心态,也是历来文人始终向往而难以拥有的生活境界。因此,诗人写深山樵夫,正是对他毫无争竞、自得其乐的生活作出歌颂。“诗无达诂”,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解诗,只要不离题太远,或带着偏见去钻牛角尖。
我家本儒素,为吏廉而贫。
所仰斗升禄,役役常苦辛。
无地可置锥,有釜多生尘。
空余清白操,以此遗后人。
个个筼筜手自栽,绿阴密密护苍苔。小轩不独添佳致,还有丹山彩凤来。